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2日 1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際銀價今年以來上漲超過兩倍,從19美元上漲之49美元。但上周下跌了25%。金價也在一週內大幅下跌7%左右。金、銀價暴漲暴跌,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現在的關注焦點集中在銀價是否會重拾升勢補回損失重新盈利。關於銀價和金價的未來走勢,有太多分析。但若就事論事,可能誤導判斷,只有厘清銀價金價上漲下跌的來龍去脈,方可認識個中真諦。
金銀身價暴漲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貨幣的濫發。歷史上很長一個時期內,因為黃金白銀的相對稀缺性,金銀最大的職能是商品交換的等價物。紙幣發行後,黃金的職能由交換的等價物轉變成貨幣發行的標的物。在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的“金本位”時期,黃金是固定匯率下的國際貨幣發行和流通規模的約束。當“金本位”解體後,紙幣發行不受黃金儲備的約束,黃金與紙幣形成相對價值比較關係,即所謂避險工具。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元超量發行2萬億,金價從2008年四季度790美元左右上漲到今年4月底的1565美元,幾乎上漲一倍。去年9至10月間,因為美聯儲宣佈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金價衝破1400美元的大關一路上行至歷史最高水平。
金銀價暴漲還因為投機行為所推動。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是向金融機構購買所持有的國債,實際上是向金融機構注資,大規模增加了金融資本。影子銀行的金融資本的逐利性非常強,在資本市場獲取風險交易的同時,大規模進入商品市場,把大宗商品,包括石油,糧食,有色金屬,當然也包括黃金白銀,變成投資品。
當商品被金融資本改變屬性以後,商品的價格就不再由供求關係決定了。因為,金融資本既沒有對這些商品的需求,也不需要供給,金融資本的目的就是“賺錢”,而“賺錢”是沒有止境的。也就是説,供求關係決定價格,是因為商品使用價值的需求是有最大效用滿足度的,達到了最大效用以後,價格就得降下來,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而且,黃金白銀的避險保值作用,在美元貶值趨勢確認後應該是一次性的。但金融資本的“賺錢”目標沒有“最大”效用,只有更大效用。只有在投資品上漲的態勢下漲得更高,下跌的態勢下跌得更低,金融資本才能不斷“賺錢”。大規模金融資本有巨大的影響價格的動機,這也成為金融資本在商品市場包括黃金白銀市場上的基本行為方式。芝加哥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已證實,2008年上半年油價上漲,70%是投機行為推動,2008年下半年油價下跌,80%是投機行為的作用。
我們注意到,在經濟並未強勁復蘇的大環境下,美元貶值態勢難改,金融資本反復使用“貶值”的信息,把本應一次性到位的避險保值概念變成不斷調動資金的投機行為,推動金價,銀價,還有本沒有基本面支持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製造賺取價差的機會。2008年下半年,油價從147美元的高位跳水至34美元,正是一個由投機行為推動的反向賺錢的機會。
近期黃金白銀價格暴跌應該屬於一次“獲利回吐”行為。如此判斷,有兩方面根據。
其一,金價銀價的泡沫已吹得夠大,美元數量寬鬆政策帶來貶值態勢一旦確認,對於黃金白銀的保值避險的“價值”來説,應該一次性地被定價了。而反復使用貶值概念,引導更多資金推動價格不斷背離“避險保值”的價格水平,泡沫就在追求“增值”而非“保值”效應的過程中産生了。如果這個泡沫短期內沒有更多故事支撐,以賺錢效應為目標的金融資本就會抓住某一個契機“獲利回吐,落袋為安”。比如,近期的就業數據低於預期,消費信心指數下降,還有本 拉丹被擊斃,可能遭遇基地組織報復遏制經濟復蘇等等,都成為拋售黃金白銀的理由。
其二,美元貶值的態勢並未改變。美聯儲剛剛宣佈要把第二輪數量寬鬆貨幣政策執行到底,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改變低利率政策。黃金白銀應該仍然是避險保值的選擇,邏輯上是不應被放棄的。如果不是第一個原因改變造成的價格變化,那麼金融資本賺取價差的投機行為,就應該是這次金價銀價暴跌的主要原因。
筆者對金價銀價未來走勢的判斷是,當黃金白銀,大宗商品根本轉變其使用價值變成投資品以後,定價機制就已完全顛覆了經濟學基本原理,不以供求關係為基礎,沒有效用最大化的約束,所以也不存在亞當 斯密所説的那只看不見的手。現在所謂的市場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場,概念已經被偷換,“看不見的手調節市場價格”的經濟學基本原理已經被破壞。未來金價銀價以及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走勢,首先要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其次要看金融資本的投機取向。如果美聯儲貨幣政策不改變,全球流動性過剩的格局不改,金、銀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就不會轉向,金融資本投機價格上漲取向也不會變,但要特別注意階段性獲利回吐行為以及“時機”的選擇。
(作者係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