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沈建光:應對貨幣政策兩難靠消除外儲被動積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0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專題: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新浪財經訊 5月9日下午消息 第三輪中美兩國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瑞穗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專欄)表示,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及其超發,將中國帶入兩難之境。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消除外匯儲備“被動”積累才是應對貨幣政策兩難選擇的根本。

  他指出,一方面,政府維持人民幣兌美元相對穩定的成本較高。干預對外匯市場,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破壞國內經濟的穩定,加大了央行政策操作難度。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大幅超出了儲備的合理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放開人民幣匯率,讓其自由浮動,可能面臨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的局面,影響中國企業出口。

  對此,沈建光指出,中美兩國進入了長期博弈過程。而根據以往經驗,博弈最終的均衡結果可能是,美國方面,美元貶值有限,美國經濟不會因此得到有力提振;中國方面,人民幣也不會出現大幅升值。

  事實上,自去年11月美國實行二次量化寬鬆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卻從118.6,貶值到117.7,貶值了0.7個百分點。

  在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全球貨幣格局之下,中國當前的貨幣政策同樣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此輪通脹壓力較大,要求貨幣政策保持持續收緊。另一方面,緊縮政策可能導致國內經濟放緩,並且由於輸入性通脹並不可控,“滯漲”風險同樣存在。

  為應對貨幣格局困境,他認為,中國未來應該更加注重刺激消費、落實保障房建設、減少行政干預等,以化解經濟增長的短期矛盾。從長期來看,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消除外匯儲備“被動”積累才是應對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