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07: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韓肖
惠農政策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可在一些地方,惠農資金經過層層“分流”、“抽頭”,有一部分並未落到農民手中
鄉下的婆婆來北京做手術,花錢不少。出院前醫生給她開了證明,告訴她憑證明回去可找“新農合”報銷。
婆婆苦笑説:“算了吧,還不夠生氣的。”原來,他們那兒想報銷藥費,必須去醫院買鄉長親戚“研發”的膠囊。“不管啥病都是這藥,一次就得花六七百元。看人臉色、吃劣質藥、花冤枉錢,藥費能報銷回來多少還不好説。”婆婆感慨:也不知國家給咱農民的錢,都肥了哪些人!
截流惠農資金的現象並非個例。近年來,國家惠農政策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有農資農機良種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計劃生育獎勵、農民工培訓補貼、孕産婦住院分娩補助、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村沼氣國債等多種資金支持。可是,在少數地方,這些財政資金被層層“分流”、“抽頭”:由於農民信息渠道有限,不知道新的補貼項目,一些官員就虛報人頭“吃空餉”;由於一些惠農款補助面廣人多,在申報、審核、監督等環節有漏洞,某些機構上下串通,貪污私分惠農款;由於部分財政補貼和商業項目“捆綁”發放,一些管理部門與商家合夥,變相“吃回扣”……國家的惠農款,有一部分並未落到農民手中。
不僅“惠農”財政補貼被截留,近年來,隨著城市開發大踏步走向農村,侵佔徵地補償款的事也時有發生。一位朋友抱怨,她在農村老家的宅基地、耕地即將被“商業開發”,但全村的補償款都掌握在村委會的幾個核心人物手中,誰家補多少,完全是背對背的“糊塗賬”!
報載,近3年間重慶檢察機關查辦了1977名貪官,涉及惠農資金、社會保障多個領域,涉案金額11.8億元;而侵佔移民資金、扶貧資金、徵地補償款等侵農害農的職務犯罪中,鄉鎮、村社幹部“集體腐敗”現象突出,窩案串案率在七成以上。
確保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必須加強政策的約束力,“用鋼刀斬斷貪婪的手”。要完善監督機制,形成權力制衡,不能讓掌握款項的部門“會計、出納、監管者”一肩挑。要加大違規懲處力度,讓官員的違規成本遠高於尋租利益。
確保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必須加強信息的透明度、暢通農民投訴的渠道。要把送達惠農信息列為必須完成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補貼、報銷政策是什麼,讓農民心裏有數。而對相關管理部門處理農民諮詢、投訴是否到位,也要實施考核、問責。
確保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還得借助市場手段提高撥款效率。比如,引入保險等第三方機構管理“新農合”,在社保、保險和醫院間形成制衡機制;在發放農機補貼時讓農民自己去購買,然後憑發票申請補貼,防止官商勾結從中漁利。
2011年,中央財政安排用於“三農”的支出9884.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這樣的好消息讓農民兄弟歡欣鼓舞。希望這些優惠能完完整整地落到農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