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南辰)近期,各地多起年輕人駕車引發的案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除了公眾高度關注的西安大學生藥家鑫撞人後故意殺人逃逸案,還有重慶媒體報道的21歲的貨車司機田厚波撞傷女乞丐逃逸後,開車又返回事故現場將女乞丐碾死案。而在“酒駕入刑”後,北京警方嚴查酒後駕車的行動中,一名北京大四學生在畢業考試前一天因醉酒駕車被刑事拘留的案子同樣令人扼腕痛惜。避免類似案件發生,我們的汽車社會負有怎樣的責任我們的汽車社會又應當如何面對這些“年輕的痛”
在藥家鑫和田厚波案中,一個共性就是年輕駕駛員撞傷人之後對他人生命的漠視和極端自私下的犯罪動機。不管是怕惹麻煩,還是怕賠錢,兩個年輕駕駛員對責任和擔當的逃避值得人們深思。從大環境説,我們必須追溯兩人成長經歷中接受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缺失;從小背景看,我們的駕校教育中是否存在盲區和死角駕校對學員遇到交通事故後的培訓是否到位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公民18周歲以上便可以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托車等準駕車型的駕駛執照。作為求職的重要輔助技能,現在社會上尤其是大學校園中,有駕照的年輕人著實不少。尤其是對於家境好的年輕人,家長資助買輛代步轎車已經比較普遍。但是,這些手中有駕照和車鑰匙的“80後”“90後”,心智是否足夠成熟,能否正確應對包括重大交通事故在內的各種情況卻要打個問號。
北京晨暉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柏燕誼認為,雖然18歲是“成人”的法律門檻,但現代家庭結構下,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四個老人、兩個父母面對一個孩子的時候,這個孩子是被過度保護成長起來的。在這樣一種過度保護成長的條件下,他的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其實是脫節的。在心理年齡落後於生理年齡的情況下,他們承擔壓力、責任、擔當的能力,還有面對突發事件時讓自己情緒穩定的能力都是很脆弱的,都是有待培養的。一個是孩子的性格,再加上心理年齡脫節造成的狀況導致他們在開車的時候往往會把性格中的狂妄、過度自信、虛榮飆升到極點,往往會酒後駕車、飆車,會做一些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危險行為。
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剛表示,藥家鑫家裏並不是非常富裕,他之所以開車是因為現在汽車在中國的普通百姓家中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為車的價錢在降低。但是他的爸爸媽媽給他提供汽車,這個行為的確值得我們思考。現在的家庭教育過程中,由於每家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父母雙方會傾其所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越的條件來獲得良好的教育。但是父母過多代勞恰恰導致孩子今後責任意識淡漠,沒有辦法自己做出決定,甚至做出衝動的行為。在孩子上學過程當中給他買一部車,會給孩子從小帶來價值判斷上的缺失,他會去享受在他這個年齡段,不具備這個能力的時候過早享有的東西,造成孩子攀比的心理。
記者認為,面對接二連三的年輕司機造成的惡性案件,我們不但要關注單個案件的正義,還要反思我們年輕的汽車社會對於這些年輕司機的錯誤負有哪些責任。
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近幾年家庭轎車的井噴,中國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快速進入汽車社會。在這種背景下,很難避免一些教育不到位、學習不到位的情況。對此,有關部門應當考慮針對年輕群體推出專門的駕校心理輔導課程,或是在課外進行汽車社會安全教育的輔導。另外,“90後”和“80後”是有條件坐在私家車里長大的一代,父母開車的言行對他們非常重要,也會左右他們長大之後開車的一些交通文明行為。因此,家長首先應當承擔起交通文明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責任。
記者認為,在家長決定為孩子買輛代步轎車之前,應當認真考慮這兩個問題:進入汽車家庭,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從心理年齡等各個方面考量,讓你的孩子拿起車鑰匙融入一個並不成熟的汽車社會,他真的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