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1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廖翊)“這些年,中國現當代藝術品在海內外拍賣成交價屢創新高,大陸出現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熱。這是國家綜合國力提升、國民文化品位提高的必然結果,有利於增強國民文化自信,也有利於民族文化創造和發展。”台灣勝大莊文化企業集團總裁李志仁日前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李志仁在島內喊出“藝術投資”的口號,並於2001年6月在台灣成立“勝大莊藝術品交易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百廢待舉的歐洲大力推行‘藝術品投資’。當藝術品進入了投資領域、普通民眾能對藝術創作理論與作品價值有所研究和評判時,對提高全民文化藝術水平的推動、提升作用不可估量。”李志仁説。
作為以收藏古今名家珍品而著稱的大藏家,李志仁認為,藝術投資不只是提高素養和品位,滿足生活情趣,也在於這種投資的增值效應,“因此,藝術投資者最重要的原則是必須購買原創而傳世的藝術品,絕不可買贗品。”
“很難設想西方人寫書法、畫水墨能有多大的投資價值。因為水墨不是西方原創藝術,沒有他們文化的根。只有當梵高把中國畫的線條與動感融入畫面,徐悲鴻把西方的藝術理論揉入中國水墨時,這才是融合與創新,才有了自己文化的根,才能在國際上受到尊重,才可以傳世,才可能為投資者所熱捧。”
李志仁歸納傳世書畫作品的三個基本條件:筆墨靈動;自創一格、自成一家;具時代感。他強調:“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從齊白石、于右任、徐悲鴻、張大千,到林風眠、吳冠中等中國傳世書畫家,無不具備這三個要素,所以,他們的作品具有經久不衰的投資價值。”
早在1992年,勝大莊就開始在台灣與銀行合作辦理藝術品銀行貸款。李志仁表示,勝大莊何以成為“天天進行交易的‘蘇富比’”,獲得投資者信任,不斷得到發展,與其建立健全權威評鑒緊密關聯。
“藝術品銀行貸款與藝術品股票交易,都是藝術投資金融化的具體表現。其成敗關鍵在於必須遵循藝術投資的原則,同時,還必須有可靠的評鑒機構。”李志仁介紹,“我們建立了鑒定金卡制度,只要是勝大莊發行鑒定金卡的作品,如有鑒定失誤,我們將負責按估價買回。假如我們發生鑒定失誤,肯定遠比銀行緊張,不只是需要我們自己負責買回,而且我們企業形象及聲譽的損失遠遠超過藝術品的價值,所以銀行當然可以安心放款。”
他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勝大莊藝術品交易中心”已擴展為勝大莊中國傳世名畫網上全球交易中心,將繼續沿用上述確保藝術品投資者權益、利於自身良性發展的所有成功經驗,為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投資者服務。
“為什麼勝大莊看重中國現當代藝術品,因為我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看好中國藝術品投資發展空間。我們也希望以這種方式,有效助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李志仁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