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青年報:食品安全報道應堅持平衡原則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關於三聚氰胺的記憶尚未散去,瘦肉精、染色饅頭引發的事件接踵而來。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部門負責人有感於食品安全問題報道的“放大效應”,強調對聖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報道經核查“屬誇大或不實”,因此呼籲群眾不要“信以為真、焦慮擔憂”,更不要産生“還有什麼敢吃的”的想法。

  我們並不懷疑這位負責人的總體判斷,那就是“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總體上是有保障的”。當媒體中質疑的瘦肉精、染色饅頭等報道獲得證實,我們何嘗不為醜聞獲得揭露而慶倖。當相關記者因為報道的真實、客觀、公正而獲得社會讚揚時,我們何嘗不為媒體推動社會進步的努力而擊節叫好。新聞界有個影響至深的名言,那就是“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可以説,報道食品安全問題,正是媒體履行這種“瞭望、警告”職責的具體表現。

  當然,我們也無法否認,對於某個食品的揭露性報道,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公眾對於這一食品的信任恐慌,由此帶來不敢購買、不敢食用的普遍社會心理。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都給當事企業帶來了鉅額經濟損失和商業品牌危機。但是,我們也相信,正是通過這樣的危機事件,督促行政、司法等社會監管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找出滋生醜聞、爆發危機的真正原因和社會土壤,並持續不懈地加以根除。惟此,才能使公眾生存環境的安全感獲得真正提升。

  然而,我們又常常碰到“草木皆兵”傳説的現實版本。各種消息、傳言也會被一些媒體不經核實或者不太嚴謹地加以放大。公眾並不是專業傳媒工作者,不會有較高的傳媒素養和專業知識對消息真偽加以區分,而監管部門調查又需要一定時間,有時往往由於過程不透明、結論草率而得不到社會信任。

  李毅中(專欄)任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時,面對基層官員向他抱怨“個別媒體誇大其辭”和“不實報道”,李毅中説:“媒體不是中紀委,媒體不是審計署,媒體不是調查組。接受監督要主動,要看到社會是透明的。”

  匆匆數載,李毅中不管安全工作有年,但其面對媒體批評的寬容態度讓人記憶猶新。當食品安全報道被指責“誇大其辭”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批評者的觀點:“食品安全事件雖時有發生,但與龐大的食品及生産經營者規模相比,所佔比例很小。”這種説法的悖論是,在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哪一個剛剛發現和突然暴露出的問題不是“所佔比例很小”呢?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一旦遭遇食品安全問題,造成傷害可能是“百分之百”的。

  當然,我們也希望每一次食品安全揭露報道都能準確命中、直搗黃龍,我們也希望每一次警告和提示都能及時有效。但如果不能以寬容態度對待問題報道,就會變相剝奪批評的權利。質疑,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正確的。只有當疑雲消散、真相浮出,我們才會明白質疑的獨特價值和貢獻。在“假薯粉”、“毒奶粉”等事件上,到底是監管部門先行查辦,還是媒體披露在先,這樣的爭論意義不大,讓問題警示社會、讓不法者得到嚴懲更為重要。

  如同社會在完成現代化轉型一樣,媒體也需要趨向專業和提升自身能力。通過嚴謹的職業規範和追求理性、客觀、公正的職業倫理,實現服務社會、影響社會的傳媒職能。具體到食品安全報道中,就是堅持平衡原則,採取多方信源,讓公眾判斷其真偽和可信度,不能編造和濫用匿名消息源,對消息的核實、求證程度要進行必要説明。在無法準確判斷其危害和影響範圍時,要格外謹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