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7日 1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漲價風波”終於有了定論。這個定論開局良好,可卻意猶未盡,讓人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之感。
聯合利華該不該罰?該。喊漲價確實不對,引發部分城市發生日化産品搶購,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是構成了價格違法行為,罰得好。然而,據相關部門説,聯合利華佔市場分量不多。那麼,佔市場分量最多的是什麼?不是聯合利華,不是康師傅,而是那些一直為漲價“搖旗吶喊”的石化、石油企業。小的被罰了,大的呢?
既然“漲價”是一個市場行為,那麼,市場行為還可以在市場上解決———有一隻無形的手,叫做市場競爭,通過競爭,達到最後的平衡。可是,當漲價的另一方是那些“佔市場分量最多的企業”時呢?這只“無形”的手這時候往往就有點“肌無力”,就尤其需要政府部門出面制衡,維持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否則,企業面臨的將是雙重標準:該市場行為的,被閹割了,該競爭的,被保護了。這樣不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不但會加大政府的管治成本,最後的惡果還是要消費者來埋單。
“分量不大”的“芝麻”被罰了,對於維持市場秩序而言,是一個良好的開局。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對於那些“分量大”的“西瓜”而言,恐怕,也是時候思考如何避免覆轍,好好端正端正自己的市場行為了吧? (李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