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在持續“負利率”和“緊信貸”的雙重背景下,居民抗通脹的理財需求與銀行巨大的“吸儲”動力一拍即合,造就了今年以來理財市場的爆髮式增長。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不可被“高收益率”、“抗通脹”等字眼迷惑,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充分了解理財産品的結構和風險,主動及時查詢理財産品的盈虧變化,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五一”小長假期間,多家銀行推出了多款短期理財産品。如中國銀行推出的日積月累-日計劃,主要投資于國內債券市場,為投資者提供類似于活期存款的流動性。興業銀行也推出了相關的短期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存款準備金率的數次上調以及未來可能再次加息的預期,不少市民將理財目標轉移到了短期和超短期理財産品上,這樣既能獲取收益又不影響資金使用,還能防止長期産品遇到加息的尷尬。而對於銀行來説,去年以來連續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得其信貸額度日益緊張,出於“攬儲”目的,各家銀行在理財産品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量月底(或季末)募集、月初到期的短期理財産品紛紛出爐。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78家商業銀行發行了4142款銀行理財産品,這一規模同比去年一季度增幅超過95%。而根據上海財匯信息統計,一季度集中在上海、深圳、天津等大城市發行的理財産品中,共發行210款一個月期限的短期理財産品,還有23款7天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産品。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理財産品的銷售存在有失規範的情況。部分産品在銷售時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時,片面強調“固定收益”,誇大收益率,並口頭宣傳突破産品説明和協議約定;少數銀行工作人員也存在著重自身業績輕客戶利益的問題。
上海銀監局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投資者們對一些基本概念必須做到“門兒清”。比如“年收益率”是按年平均可獲得的收益率,“累計收益率”是指整個理財期間的總收益率。一些銀行在宣傳資料中針對不同期限的産品通常會使用看上去最誘人的收益率,但是投資者在購買前應注意換算一下。例如:某理財産品理財期限是2年期,累計收益率為7%,那麼它的年收益率應該是3.5%。反之,某理財産品理財期限是6個月,年收益率為3%,那麼實際到期的收益率應該是1.5%。
業內專家同時提醒,理財産品要把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人。“關於理財産品的投訴有個有趣的現象,即加息週期往往投訴數量會有所增加,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到銀行辦理轉存的時候,買了不適合自己的理財産品。”上海銀監局這位負責人表示。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