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廣交會凸顯中國外貿巨大潛力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到會採購商和出口成交雙增長

  新華社記者  王 攀  葉 前

  中國外貿的“風向標”5日向世界市場發出了清晰的信號:儘管受到包括全球通脹形勢加劇、日本強震海嘯衝擊産品供應鏈、部分國家地區市場劇烈波動等多重因素的衝擊與影響,但中國外貿仍具有巨大潛力,未來有望續創新高。

  出口成交比上屆增5.8%

  為期21天的第109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5日落下帷幕。大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對外通報説,本屆廣交會到會境外採購商逾20.7萬人,超過了金融危機爆發前第101屆廣交會20.6萬人的到會歷史紀錄,創下新高;與此同時,本屆交易會出口成交368.6億美元,比上屆同期增長5.8%。

  他説:“到會採購商和出口成交實現雙增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應該説這反映出今年中國外貿開局良好,全年有望取得更好的成交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交易會開幕之前,人們對中國全年外貿形勢心存憂慮。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出現6年來首次季度貿易逆差。市場預計由於全球通脹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日本地震、中東地區局勢動蕩等因素影響,本屆到會客商人數可能會比上屆下降3%到5%。

  事實上,從廣交會上反饋的信息表明,市場的擔憂不完全是空穴來風。以中東市場為例,由於該地區局勢動蕩,該地區趕赴廣交會的採購商數量明顯下降。與往屆相比,日本到會採購商人數和成交額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增長更多來自新興國家

  儘管如此,市場人士認為,本屆廣交會仍然表明中國外貿産業具有巨大潛力。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文仲亮説,根據本屆交易會的到會客商和成交數據判斷,“儘管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多變,後期的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我們對全年保持15%的增長非常有信心。”

  日本市場就是一個例證。劉建軍説,參會的中國外貿企業普遍認為,地震對中日經貿的影響“應該是暫時的。”他説,隨著日本進入災後重建,中國建材等商品的需求會隨之增加,“而且日本是中國主要進口對象之一,隨著中國進口的增長,中日雙邊貿易額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除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外,中國對外經貿增長的潛力很大來源於新興市場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上,東盟地區和“金磚國家”到會採購商增長顯著,其中巴西、印度、南非和俄羅斯4國到會採購商有超過20%的增長,而成交額更是增長了30%。

  但廣交會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外貿未來發揮潛力繼續增長的道路並不會一帆風順。其中,人民幣匯率變化對企業造成的衝擊不容小覷。4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6.5整數關口,這給正在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困擾的中國出口企業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訂單的長短足以窺見端倪。在本屆廣交會上,短單佔90%。年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紡織服裝企業江蘇舜天集團副總經理曹小建説:“現在最直接的效應就是讓出口企業舉棋不定,不敢接長單,而海外採購商也因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後市仍存疑慮,下單謹慎。”

  文仲亮説:“中國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人民幣匯率變化是可預見的趨勢。中國外貿企業應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主動應對升值帶來的影響。”

  外貿電子商務成交持續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對外貿易電子商務成交繼續保持活躍。廣交會官方網站訪問量逾1.23億人次,網上廣交會累計意向成交5319萬美元,比上屆增長逾7個百分點。

  “這是一個新的趨勢,由於考慮到成本控制,不少採購商選擇了網上交易或通過中國國內代理商採購,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部分國家地區人數下降,而成交額卻上升。”劉建軍説。

  在本屆廣交會上,人們還看到了中國外貿企業推進自身發展的新努力。在本屆廣交會上,中國商務部首次啟動運行廣交會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通過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國際先進設計資源與中國外貿企業實現有效對接,從而推動中國企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

  劉建軍説,首次設立的廣交會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開局良好,促成設計服務意向合作200多宗。獲得參展企業和境外設計師的積極響應,效果超出預期。

  (據新華社廣州5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