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九成訂單是短單 出口企業擔憂多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第109屆廣交會5日落幕,面對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壓力

  本報記者 李剛

  出口企業擔心匯率和政策調整,加上成本持續上升,在缺乏議價能力的情況下,只能接短單

  一個好創意,一個好設計靈感,海外銷售中的一點與眾不同,都可成為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依託

  第109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于5月5日下午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據廣交會組委會統計,截至5月4日,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368.6億美元,與上屆秋交會相比增長5.8%;到會採購商超20萬,再創歷史最高。

  從成交數據來看,本屆廣交會似乎是實現了到會採購商和出口“雙增長”,但深入分析具體出口狀況,企業面對的諸多疑惑與困擾不容小覷,對此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用了12個字表述:“形勢複雜多變,企業負重前行。”

  價格普漲一成左右——

  交易額增幅沒有跑過商品價格漲幅

  今年廣交會與往年不一樣,自第一期開館那一刻起,有一個對中國出口企業來説總是羞羞答答的詞被多數企業喊出來了,這個詞就是“漲價”。

  劉建軍介紹説,本屆廣交會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普漲,普通商品漲幅在5%—10%,綠色低碳環保産品比重提高,提價幅度在15%—20%,這在往屆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

  在展館現場,寧波廣博文具公司總經理舒躍平介紹説,目前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等都在上漲,加上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對企業來説不漲價是不可能的,現在他的産品價格上漲幅度約10%,多數國外採購商對“漲價”表示理解,但也有部分客戶表示難以接受,出現了訂單流失。

  記者對比交易統計數據發現,出口商品價格漲幅普遍在5%—10%,但本屆廣交會總交易額增長僅僅5.8%,交易額的增長沒有跑過商品價格的漲幅。

  短單佔全部訂單90%——

  原來是採購商下短單,現在是企業只接短單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在廣交會上出現了一個詞:“短單”,也就是3個月之內交貨的訂單。

  本屆廣交會訂單中短單佔90%,長單僅佔10%。如此高的短單比例為近年罕見,對出口企業來説很難有計劃地安排半年的生産;對海外採購商來説,到時斷貨趕單都來不及。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國際金融危機後,廣交會上短單劇增,是因為採購商對後市存有疑慮,下單謹慎;而現在短單比例如此之高,倒不是採購商不捨得下單,而是出口企業擔心匯率和政策調整,加上成本持續上升,他們只敢接短單。

  對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變化對出口企業帶來的影響,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廣交會副主任文仲亮介紹説,企業鎖定匯率,採用人民幣跨境結算、向海外採購商轉嫁成本等一系列方法都可以化解。

  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缺乏議價能力的情況下,這些方法對絕大多數出口企業都是一廂情願,留給他們的只有一個可以自己説了算:接短單,不接長單。

  轉型升級找路徑——

  組織國際設計師與參展企業對接

  面對紛繁蕪雜的外貿形勢,如何找到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珠海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表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歸根到底是靠技術。但是短時間內能夠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的企業畢竟是少數,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説。

  廣州麥歐服飾有限公司總裁周金松介紹説,匯率每變化1個百分點,對成本的影響可能達到5%,這對於勞動密集型産品來説是無論如何也消化不了的。好在麥歐服飾主打設計,在國外也算是一個中等品牌,匯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全部可以消化,才敢放心大膽接長單。

  文仲亮表示,外貿方式轉型升級,並非是要企業都去掌握“核心技術”,也並非是要求企業全部走上節能環保、品牌經營的道路,找準企業目前的優勢,在一點上尋求突破,一個好的創意,一個好的設計靈感,海外銷售中的一點與眾不同,都可以成為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依託。

  本屆廣交會期間,商務部通過組織國際設計師與參展企業對接、推薦開展外貿的電子商務平臺、召開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座談會和知識産權研討會,提高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意識,推動企業走出轉型升級切實可行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