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楊紅旭:央企房産商應有更多道德血液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5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關於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在國家大力推進保障房建設,同時又遭逢諸多困難的情況下,這一文件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和現實價值,央企是該好好表現一把了。

  《通知》提出:中央企業要深刻認識國家推進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的重要意義,把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進一步加大對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的投入力度,發揮中央企業的骨幹和&&作用。

  今年2月,溫家寶總理曾表示,房地産開發商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任何企業,都應具有社會責任,而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央企,道德的成分應更加濃重一些。如果央企只願追逐地王,在“暴利疆場”上左衝右突,那麼,政府憑什麼苛求民營開發商遠離“暴利”?

  去年3月,國資委曾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只保留16家。然而,他們退出的步子邁得是何其細碎,如同長著一雙“三寸金蓮”,完全沒了搶地王時的雄風。據國資委的口徑,去年只退了14家,反倒又有5家新獲批保留地産業務,從而使允許從事房地産業務的央企由16家擴編至21家。

  既然很多央企仍想待在房地産的“蜜罐”中,那麼就得要求他們更多地承擔保障房的建設任務。

  我國的保障房建設,正步入一個“攻艱戰”的新階段。去年新開工保障房590萬套,今明兩年計劃各新建1000萬套,整個“十二五”期間將新建3600萬套。 1000萬套的保障房,規模已超過全國新建商品住宅總量。這麼大的規模,對於資金和土地要求很高,而且需要 “有道德”的企業去投資建設。

  關於資金,根據住建部的測算,需要1.3萬億-1.4萬億元,其中各級政府須投入5000億元左右,需要社會融資8000億左右,當前資金存在較大缺口。關於土地,東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土地供應比較緊張,中西部城市情況略好。相較而言,保障房用地如同“牙膏”,使勁擠,總能擠一些。但資金卻是硬手貨,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關於企業,由於保障房開發的利潤率偏低,國家規定經濟適用房不超過3%,實際操作中一般能達到4%-8%,當然也有項目虧錢的,所以開發商參與的熱情總體不高。

  8000億元的社會融資,主要由參與保障房開發建設的企業出面籌措。當前,我國保障房投資和建設的主力軍,是地方國有房地産企業或建築企業。其他類型的房企,央企、民企、公眾公司,也都有參與。

  關於央企,有數據表明:2010年,中國建築、中冶、中房、保利、招商局等11家央企,承擔了全國13%的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任務,開發建設保障性住房面積2289萬平方米。另有數據顯示,2009年,央企房屋銷售面積為2807萬平方米,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3%。這兩組數據相較,央企承擔的保障房似乎不少,但要比地方國企少很多。另外,央企建設的保障房項目中,包括了部分單位租賃房和集資房,到底有多少職工住房項目,尚不清楚。比如,近日媒體曝光的安徽省電力公司的集資房,內部售價僅為市價四成,相當一部分是雙拼別墅,最普通的房子也是四室兩廳,這怎麼算是保障房呢?

  國資委號召央企進軍保障房建設,到底有多大效果,有待觀察。保障房由地方政府主導,央企是否願意、如何和地方政府協調,是一個問題。與其他房企相比,央企擁有的最大優勢是資金,但願他們能在這方面多投入一些。同時,政府應嚴格監管,防範部分央企打著保障房的旗號,違規為自身謀利。

  (作者為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