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4日 07: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國家週刊
解讀全球經濟"雙速發展"
專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特別顧問朱民
2010年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首次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推動力,貢獻了全球GDP增量的70%,世界經濟蘊藏著結構性的變化,新興經濟體和亞洲國家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領頭雁
4月中旬,正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2011年聯合春季會議之際,影響經濟復蘇的各類問題又被擺在桌面上。"南高北低"的雙速復蘇,成為當下全球經濟的顯著特徵。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作為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5個金磚國家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新興經濟體頭一次作為經濟增長的引領者,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東邊日出西邊雨。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風險、歐債危機蔓延、美國經濟疲軟、日本地震引發的核電危機,又給正處在復蘇中的全球經濟涂上一層陰霾。
緣何發達和新興經濟體出現不平衡發展?IMF總裁特別顧問朱民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處於不同的經濟週期和政策週期,儘管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但協調合作,應對經濟復蘇,與金融危機期間一樣重要。
"雙速發展"特徵凸顯
《財經國家週刊》:現在全球經濟復蘇有何特徵?
朱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雙速發展"。根據IMF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10年全球經濟增速為5%,其中發達經濟體為3%,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為7.3%。201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4.4%,其中發達經濟體為2.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為6.5%。2012年仍將持續這一增長狀況。
在金融危機期間,儘管全球經濟陷入低谷,但是新興經濟體復蘇較快,這是世界經濟一個重要的格局變化,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由金磚五國等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局面。
《財經國家週刊》: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復蘇中分別面臨什麼挑戰?
朱民: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當前首要的經濟挑戰在於增長速度不夠。由於經濟增速疲軟,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失業率下降緩慢,高失業仍是主要問題,與之伴生的還有消費增長緩慢等一系列經濟難題。
其次,發達國家的金融系統在危機後有所恢復,銀行資本充足率上升,但融資依靠貨幣市場的現象仍然很嚴重,金融不穩定的風險仍然存在。
第三,發達經濟體的財政壓力依然很大。2007年至2010年期間,發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整體增長了28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非常高。去年,全球各國平均財政赤字增幅約為5.2%,而發達國家達到7%,政府債務壓力很大,這種債務不僅僅是短期挑戰,還將長期存在。隨著發達國家退休人員增多,醫療等許多財政剛性需求增加,未來幾年政府債務仍會上升;如何平衡財政赤字和經濟增長需求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嚴峻的政策挑戰。
發達經濟體的政策重點應當是如何繼續修補和穩定金融系統,尤其是銀行系統,使銀行系統能夠發揮融資功能,特別是增加向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推動經濟增長。
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政策挑戰與發達經濟體大不相同,主要是應對經濟可能過熱、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和管理大量資本流入的挑戰。
危機發生後,新興經濟體大多采取了積極的經濟刺激政策,經濟增長恢復很快,全球的主要新興經濟體目前的經濟增長基本恢復到其潛在産出水平,已經進入"可能過熱"的區間。
同時,由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速較慢,國際資本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跡象明顯。與上世紀90年代後主要是FDI流動的情況不同,現在流入新興經濟體的金融性組合投資增多。儘管新興經濟體當前經濟增速較快,但是整個新興經濟體的金融資産佔全球金融資産的比例仍然較小,約為19%。因而,全球金融資産正處於重新配置的過程中,金融資産大量進入新興市場會推升新興經濟體的資産價格,催生泡沫逐漸形成。
所以説,通貨膨脹是新興經濟體當前面臨的最大宏觀緊急挑戰。通脹壓力上升既有宏觀基本面的基礎,新興經濟體已經進入了一個可能會過熱的階段,這是供給方面的大前提;另外也與前幾年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這是從需求方面的原因。此外,食品在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CPI中所佔比重都很大,全球範圍的食品、能源、資源價格上漲都是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上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