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如何看待中國東盟間貿易逆差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2日 0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趙 珊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出現10.2億美元的逆差,這是自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其中與東盟貿易,今年一季度中方逆差達 65.9億美元,僅次於中國與澳大利亞逆差額104.5億美元。因此,有經濟界人士提議,中國應採取措施減少或取消對東盟的貿易逆差。

  就此問題,中國首席東盟商務專家許寧寧分析,中國對東盟貿易中的逆差,反映了雙方的産品供應鏈中,中國需要東盟國家的産品,體現了中國大市場的開放給東盟擴大出口帶來益處。東盟是中國開放市場的重要受益者,東盟的經濟增長需要吸引外資和擴大出口作為其重要經濟支柱。而東盟的經濟增長是東亞地區經濟增長的組成部分,有利於東亞地區穩定,有利於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深入發展,有利於東亞經濟一體化。東盟國家經濟若不穩定,就有可能導致政局不穩,出現社會動蕩,這也不符合我國實施的睦鄰外交政策。

  目前,國際上有種聲音説,中國是有意給東盟逆差,以此在政治上拉住東盟。對此,許寧寧並不認同。他分析説:“中國與東盟10國的貿易,主要集中在中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這三個國家,佔62.4%。中國與東盟的第一大貿易産品是電子産品,這是由國外跨國公司在中國與東盟間實行電子産業分工造成的。貿易的順逆差主要是由生産結構和消費結構決定的。此外,在中國與東盟相互開放市場中,企業有著很大的經營自主性,企業追求其貿易收益的最大化,而並非由政府來掌控貿易的順逆差。”

  許寧寧強調,自去年1月1日中國與東盟實施零關稅政策以來,雙方企業合作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有了快速發展。不過,零關稅還只有一年多時間,雙方的貿易創造還遠未完全發揮出來,這主要因為,一是還有不少企業不了解或沒有利用好自貿區政策;二是雙方零關稅後的行業對接和合作還在起步階段,相互開放市場後的新産業鏈還沒有形成。要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生産力,就必須打造新的産業鏈,這也是鞏固雙方經濟關係並使其大發展的必要條件。

  目前,中國與東盟相互開放市場還處於第一階段,在即將開始的第二階段,要打造全面、密切、深入的産業聯絡,實現開放市場與産業升級相結合,從而更加有效地推進經濟共同增長。所以,當務之急是積極實施雙方行業對接。

  許寧寧説,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就今後中國與東盟發展合作關係提出了六點建議,其中第一點建議就是雙方“儘快建立行業合作機制”。今年一季度,中國農機行業協會、中國石材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等近20個全國性行業協會先後與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簽署了合作協議,積極開展與東盟國家相關行業的對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