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非法食品添加背後存監管困境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2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社發文稱,檢測標準滯後導致監管存在盲區

  重慶警方近日查獲三聚氰胺含量超標的“毒奶粉”2.6萬多公斤,三聚氰胺“幽靈”再現,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再加上近期出現的“硫磺生薑”“染色饅頭”“牛肉膏”“毒豆芽”“墨汁粉條”等食品添加安全事件,食品市場安全幾乎讓公眾談“添”色變。

  為此,國家有關部門近日出臺了一些列措施強力整治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食品安全關乎百姓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部門管不住老百姓的一張餐桌?非法食品添加的背後存在著怎樣的監管困境?

  “一些食品非法添加行為敗壞了食品添加劑的名聲,其實正當使用符合國家要求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老百姓無需‘談添色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目前食品非法添加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把非食品原料當作食品添加劑,如添加檸檬黃、三聚氰胺、蘇丹紅、吊白塊等;二是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發色劑和漂白劑。

  廣東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食品添加劑檢測標準滯後使得食品添加劑監管困難。該負責人説:“工商部門一般委託專門檢驗機構來抽檢判定一種食品是否違法添加或是否濫用食品添加劑,但是由於標準只針對已知的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對未列入標準檢測範圍的未知違法添加物質難以檢出,如三聚氰胺曝光之前,乳製品檢測標準中並沒有這一檢測項目。”

  “香精和色素使用很廣泛,但是當前卻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限定它們的用量。”朱毅説,我國目前大小企業生産上千種香料,卻只有40多種國家標準,相關標準缺失導致監管存在盲區。

  近日,中央領導同志要求,對違法生産、銷售偽劣産品,嚴重擾亂市場,危及人民群眾利益甚至生命的犯罪行為,務必依法嚴懲,公開審判,營造堅決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為的社會氛圍。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要求衛生部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並公佈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這將對解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廣東省消委會秘書長羅衛光認為,應當在食品添加劑的生産和銷售的上遊環節上就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對部分食品添加劑的生産、銷售、購買資格進行限制,對部分食品添加劑的銷售者、消費者登記備查,建立嚴格的食品溯源制度。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