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2010年企業分紅點評:48.54%上市企業派息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晨報記者 張佳昺

  分紅派息,無疑是上市公司回饋股東的主流選擇。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在總共2120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029家在年報中推出了分紅派息的方案,比例高達48.54%。

  但是,對於不同的上市公司,分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味。

  大額分紅套現沒商量

  在派息大軍中,“新股集團”的扎堆無疑很是古怪。如果按照每股派息金額排序,位居前列的公司中2010年上市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一大把,如每股派息1.42元的羅萊家紡,派息1元的湯臣倍健、漢森制藥、派息0.6元的海格通信等。公司上市,主要目的就是融資發展業務,對於新上市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中小企業,即使是派息蔚然成風的歐美股市,主流意見也是認為此類公司不應當派息,而是應將資金留作繼續發展。但是在派息力度有限的A股市場,這些上市公司前腳募集了大把資金,後腳又把募集到的資金以股息形式派掉,未免折騰得很——對於A股股東而言,這一募一派,還白白交了股息稅——從維護抽象的上市公司股東利益角度,這不是好選擇。

  這看似折騰的背後,其實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益使然。近期股價重挫的海普瑞無疑是最佳案例,本計劃募集 8.65億元的海普瑞結果以148元/股的高價從股市募集了57.168億元,轉手便在2010年年報中推出了每股派2元的分配方案,派出了8億元現金,創始人李鋰(專欄)夫婦可拿到其中的5.76億元,而高盛亦可獲得9000萬元——獲得此筆分紅後,高盛的持股成本為-0.632元。對於這些因為超募而持有大把現金的新上市公司,大額派現無疑是比等待限售股解禁拋售更好的套現方法——苦的只是參與超額發行的一級市場投資者,白白為大股東套現提供彈藥。

  現金牛日益增多

  雖然對於新上市公司,派現是一件“無厘頭”的事情,但對於那些已經進入穩定發展期的企業,派現則是回饋股東的不二法門。

  從最新數據來看,目前A股中如福耀玻璃等個別股票股息率甚至超過了5厘,堪比定期存款。儘管A股市場這樣的“高息股”無法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但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是,如今的確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有了穩定且可觀的派息記錄,有點“現金牛”的味道了。

  從 1990年迄今融資派現記錄來看,已經有130家企業的派現/融資比高於1,即派現給股東分享的金額超過從股市募資的金額,對這些A股而言,股票才真正成為分享財富的工具,而非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提款機。在這些現金牛中,寧滬高速無疑是最佳典範。在2000年末上市募集6.3億元後,寧滬高速每年均穩定派息,不計入尚未派出的2010年股息,累計派息已經高達91.69億元,派息/融資比高達14.55倍。老牌上市公司深赤灣和兗州煤業亦是如此,自 1993年上市以來,年年派現,從無間斷。

  當然,在這些現金牛中,最佳投資對象無疑是像貴州茅臺這樣既可以每年持續派息,同時又能高速成長派息金額不斷上升的公司。2001年上市當年,貴州茅臺每股派息0.6元,而2010年則每股派現2.3元,增幅283%。若以2003年年中貴州茅臺最低20.71元的成交價計算,此後稅前累計派息7.868元便足以收回投資的37.99%,確保了貴州茅臺極佳的防守性,與此同時這段時間貴州茅臺的股價漲幅以10倍計,則為投資者額外帶來了巨大的股價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