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賀宛男
對資本市場來説,每年4月從來是承上啟下的重要時刻:既有過去時——上一年度經營情況和分配方案亮相;又有現在時——季報密集披露,一天達數百家;還有將來時——近一半公司發佈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那麼,今年的年報、季報和半年報業績預告又告訴了我們些什麼呢?
增長放緩已成定局
截至昨天,除了還有40余家“醜媳婦”硬捱在4月30日最後一天“見公婆”外,A股年報披露基本收官。統計數據顯示,2100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 172580億元,約佔全國GDP的43%,同比增長34.3%;實現凈利潤1.65萬億元,同比增長37.6%;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503元,每股凈資産3.47元,每股現金流0.78元。
就每股收益指標而言,2010年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該指標分別為0.337元、0.408元和0.503元,縱然在金融危機前最好的2007年,也不過0.418元,但遺憾的是,按一季度指標,業績增長放緩已成定局。
去年四個季度A股平均每股收益分別為0.129元、0.12元、0.126元和0.125元,這同宏觀數據,即四個季度的GDP增長分別為 11.69%、 10.3%、9.6%和9.8%基本同步。佔近半壁江山的銀行股,四個季度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144元、0.108元、0.131元和0.101元,第四季度最低。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中國,銀行是最敏感的指標,因為中國經濟主要是靠資金推動的,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猛然收緊,對銀行業和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
如果説去年第四季業績放緩已成過去時的話,那麼今年首季表現更為明顯。一季報顯示(至週五約有1960家公司披露一季報),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長25.5%,環比約增長4.3%,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145元;但是,如果剔除銀行股(還有中信、光大和北京銀行三家未披露一季報),同比和環比增長分別降為20%和-18%。一季度業績環比下降近2成,這是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那一年外從未有過的。
不過,今年一季報銀行股業績增長頗有點出人意外,例如寧波銀行同比增長63%,深發展增長52%,招商銀行增長49%,浦發銀行增長47%,就連農行這樣的大笨象增速也達36.4%,以致12家已披露季報的銀行盈利同比增33%,環比增48%,加權平均每股收益達0.161元。銀行股從來是一季度貸款最多業績最好,問題是,如果通脹下不來,央行還要收緊貨幣,銀行股還能那麼篤定嗎?
現金流大減需警惕
雖然2010年年報每股現金流達0.78元,但是經營現金流合計已從2.94萬億元降至2.54萬億元,下降13.5%,如果剔除銀行股,降幅更達20.9%。到了今年一季報,現金流更是飛流直下:已公佈一季報的1960家公司現金流下降42%,剔除銀行股降幅達49%,除銀行以外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132元,每股現金僅為0.067元;而創業板和中小板更是急速降至-0.18元和-0.48元。粗略估計,一季報現金流為正數的創業板和中小板企業不足兩成。
上市公司現金流大減,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隨著基礎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漲價,企業紛紛儲存原材料,以致存貨大增;二是銀行信貸收緊,資金緊缺,尤以中小企業為甚;三是相當一批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剛發新股,有大量超募資金,為了打開市場情願讓客戶拖欠應收款。但不管怎麼説,現金為王,現金流降速達到百分之四五十,這是以往從未有過的,如果庫存的原材料一旦跌價(包括地産股的土地儲備),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就將出現鉅額壞賬。
一面是銀行不得不將大量存款存放于中央銀行,另一面是企業(主要是民企)卻在高息舉債,宏觀流動性充裕和微觀現金流緊缺的反差,難道不該引起高度警惕嗎?
上半年業績預告不樂觀
截至本週五,共有712家上市公司發佈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據東方財富網數據,其中預增454家,預盈22家,減虧18家,報喜公司佔比約為7成;此外預減80家,預虧33家,預警78家,報憂公司佔比約2成半;另有27家持平,佔比約4%。
儘管報喜公司比例高達7成,但大部分是增長20-30%的,真正高增長的不過數十家。稍作分析,發現高增長的行業主要是消費、醫藥、農牧、部分化工企業(例如氟化工),以及電子産品等,多為權重不高的行業。如洋河股份在連續三年高增長後半年報仍增長50-70%,醫療行業的科倫藥業、貴州百靈,化工行業的多氟多、榮盛石化,農牧業的益生股份、雛鷹農牧等增速也都在50%以上。而預虧和預減的除了部分ST外,還包括房地産、航運、能源等等,權重相對較大。還有那些高價股,如海普瑞、量子高科等降幅都在30-50%,剛剛上市的通源石油上半年預計僅盈利300余萬元,上市才一週的明牌珠寶也發出了預警公告。此外,創業板公司預增的僅5家,預減和預警的倒有十來家,半年報業績估計仍不太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