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認證行業潛規則盛行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張明

  在國家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和各級政府推動農牧食品産業優惠政策的驅使下,絕大部分食品企業熱衷於産品認證,那麼獲得一張産品認證和維護一張産品認證的費用是怎樣構成的呢?

  “首次認證檢查費要2.5萬元,以後每年還要0.9萬元的例行換證檢查費。”4月28日,四川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梁成忠(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了他所獲得的食品認證的機構簽約價格。

  在1999年出臺並適用至今的《關於印發産品質量認證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準的通知》中,收費標準共包括5部分:申請費2000元;審核費為3000元初次審核人日數;監督審核費為3000元監督審核人日數(人日數是審核所需人員和天數,即人數天數,具體按國際慣例規定);産品質量檢測費(按國家規定的有關産品質量委託檢驗收費標準收取),審定與註冊費3000元;年金(含標誌使用費)5000元/年。

  “實際上在實際操作中,價格有很大的變化,收費標準並不統一,有的認證機構甚至打出10萬元的價格。”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市場上也有比5000元更低的,“他們的做法就是派一兩個人考察一下企業,有的甚至直接根據企業的申請材料,發個證就完事。”

  除了食品認證機構的收費標準混亂之外,認證機構的資質也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中國經營報》查閱中國認監委官方網站,認證機構規模不等,背景不一,有些還自稱背靠某某部委或科研機構。而中國認監委在調查中發現,認證混亂的現象非常普遍,常常出現一家認證機構的認證而其餘的認證機構並不知道,假冒認證機構的例子也時常發生。

  “認證機構混雜不説,一些諮詢公司也本著唯利是圖的方式搞食品認證。”梁成忠表示,他不僅在當初的認證中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混亂,甚至常常接到某某認證機構打來的電話表示比其他機構更權威。“有的就是認證仲介,只要交錢就能通過,不合格也由這些機構想辦法讓你合格。”

  “認證機構既是裁判員,又要靠作為運動員的企業來養活。”四川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表示,很多企業通過某認證機構的認證後,為了保證維護這個認證,不得不接受這些認證機構的建議。“比如在農産品的化肥農藥和食品的添加成分上使用認證機構推薦的産品,這些機構是否從推薦産品上獲得收益就不得而知了。”他質疑,在如此産業鏈的潛規則主導下,部分認證機構的公信力更難以保證。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