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1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威寧縣田園風光。
納雍縣樂治鎮碓叉壩村特色莊園新貌。
最近兩三年間,貴州省畢節試驗區的幹部群眾充滿自豪和振奮。自豪,源自外界對畢節城鄉驚人巨變的讚嘆,外商把畢節看成投資的熱土紛紛涌入。振奮,因為畢節地區交通設施、城市發展、産業經濟等各項建設突飛猛進,昨天在盼的事情,今天已經成真。其中,以“黔西北民居”為標誌的“五園新村”建設,是畢節試驗區發展中最為精彩的一筆。
從貴陽市驅車穿越六廣河大橋,進入畢節試驗區地界,一幢幢、一片片造型別致的黔西北民居映入眼簾,小青瓦、白粉墻、雕花窗的色彩組合之美,幾何形狀之美,掩映在樹木叢林中,裝扮了田野村落,與春天的鮮花媲美,一年四季永不凋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和諧發展主題。這種“村在林中、院在樹中、人在綠中”的生態畫卷,一村村、一寨寨、一個個集鎮,沿貴畢高等級公路和畢節地區9縣市區公路沿線鋪開,在集鎮、民族村寨、風景區展開,並向大山裏延伸。
數字顯示,從2009年初到現在,僅兩年時間,畢節試驗區完成了11萬餘戶黔西北民居建設。與此同時,畢節試驗區充分整合各類資金,圍繞著“致富田園、生態庭園、特色莊園、文化樂園、和諧家園”的“五園新村”建設內容,讓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深入開展,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生活質量提高、生態環境優良的和諧文明畫卷。
典型鋪路,一花引來百花開
作為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驗區,畢節試驗區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綠水青山、群眾富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畢節試驗區建立20餘年間,在中央、貴州省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國家各部委各部門的幫扶下,通過試驗區各級幹部和各族群眾不懈努力,畢節的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生態得到了有效修復,資源得到了初步開發,特色産業變成了富民産業,人口包袱變成了人力資源,貧困人口大為減少,很多農民擺脫貧困、解決溫飽、邁步小康。
發展實踐表明,畢節試驗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從量變積累到渴望質變,處於從修復自然、初步獲得綠水青山到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時期,處於生産、生活和生態齊頭並進的轉型發展時期。這一轉型,被畢節試驗區決策層敏銳地捕捉到,並從以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主題,生産、生態和生活同步發展的“五園新村”建設開始。
2008年12月30日,畢節試驗區生態文明家園建設鑼響鼓鳴。在畢節洪山賓館,畢節試驗區建設“生態文明家園和農村危房改造動員大會”召開,“樓房景觀化、設施現代化、生産無害化、庭院生態化、佈局規範化”的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啟動,內容包含改路、改房、改水、改廁等“五改”,建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場所、生態小公園等“五建”,山頭綠化、庭院美化、水源凈化等“五化”,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特色經果業、生態畜牧業、旅遊業等“五業”。在實施過程中,堅持“政府引導、部門幫扶、農戶主體,産業支撐、效益為主、環境改善”的原則,按照“樓房景觀化、設施現代化、生産無害化、庭院生態化、佈局規範化”的目標,以生態自然村和農戶家庭為載體,形成一批“産業聚集、循環高效、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綜合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生態文明示範家園帶,最終把畢節農村建設成為“致富田園、生態庭園、特色莊園、文化樂園、和諧家園”的“五園新村”。並明確要求,確保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取得明顯成效。
目標確定後,地委、行署以科學規劃為統領,制定了以橫貫全區東西走向的六條公路幹線為“六翼”的“一線六翼”總格局,然後按照“一線六翼”格局進行總體佈局,率先在主要公路幹線沿線建設生態文明家園示範帶,輻射帶動全區生態文明家園建設。2009年,率先在“一線六翼”實施100個試點示範村寨建設。2010~2011年在“一線六翼”的基礎上,增加廈蓉、杭瑞兩條高速公路畢節段主幹線和烏江源百里畫廊、支嘎阿魯湖百里畫廊,形成“三線六翼兩畫廊”的建設格局,每年在“三線六翼兩畫廊”沿線(沿岸)實施100個以上試點示範村寨。力爭通過3年時間,建成“三線六翼兩畫廊”生態文明家園示範帶,進而輻射帶動全區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工作,加快貴州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區的建設進程。
由於措施具體,宣傳有力,補償到位,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觸動了農民的興奮點。2009年年初,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回家過完春節就沒有出門,他們按政府的規劃和指導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一些剛新修小平房的農民開始不願意幹,但看到其他人家改造後的新居漂亮惹眼,又主動找到當地政府要指標。各級政府和部門為了加快黔西北民居建設的進度,採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風,戰鬥在生態文明家園建設第一線。
一花引來百花開,隨著黔西北民居率先在貴畢、畢威、方沙等主幹道公路沿線的鋪展,黔西北民居建設廣受群眾歡迎。2009年,畢節地區完成黔西北民居新建和改造7278幢,充分體現了試點的作用。2010年,畢節試驗區利用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和危房改造的項目資金,拉動農民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完成了110066戶的黔西北民居建設,發揮了推廣效應。與此同時,畢節試驗區充分整合各類新農村建設資金,圍繞著“五園新村”建設內容,讓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深入開展。一年來,精心打造了47個“五園新村”精品村和43個特色民族村寨,以及一批特色集鎮,使全區生態文明家園亮點紛呈、爭奇鬥妍。
夯實基礎,現代文明進農家
“搞生態文明家園建設以前,我們這裡是一個生態死角。一到雨季,高處的水就往這裡淌,別説是做生意,就連住也無法住。現在好了,政府給我們實施了生態家園建設後,硬化、亮化、美化一應俱全,想都沒想到會有這樣好!”去年6月23日,筆者在織金縣以那鎮松林村採訪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時,橋邊組村民陳勝勇感慨地説。
據陳勝勇介紹,以前橋邊組交通不暢,臟、散、亂較為嚴重。因為“不好住”,好多居民都想法搬到別處,一棟四列三間的老瓦房,萬把元錢就可以買到。“自從實施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後,由於吃住行各種設施配套,別説1萬元,10萬元都買不到。”陳勝勇很自豪地説。
在橋邊組,筆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圍著展板上的規劃設計圖高興地談論著。街上挖掘機揮舞著巨臂正忙著施工,街面上鋪滿了砂石,街邊的排污管道規範整齊。鎮長高勇介紹,這是為配合生態家園建設,鎮政府把兩公里長的街面和其他背街小巷全部實施“白改黑”,並專門聘請地區設計院專家對生態家園點的樣式、民房佈局、街道建設、給排水設施進行規劃設計和改造。通過實施生態文明家園建設,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極大完善,集鎮面貌煥然一新,市場秩序得以規範,人居環境質量得到很大提升,示範帶動作用不斷加強。
在威寧縣草海鎮陜橋村村民管紹章家,兩層樓的房子內所有傢具均按現代城市家庭的樣式佈置,陳設應有盡有,裝飾美化讓人驚嘆。管紹章説,因為這個地方離城近,他家的位置又恰好在“龍口”上,所以建房時就考慮以後辦農家樂,等全部居民入住時,他就把這個計劃付諸實施。在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種滿足和自豪。
“房子漂亮了,環境更美了,水電路設施齊了,屋內擺放的是電器和新式傢具,現在的農村不比城裏差。”金沙縣城關鎮薅寨村李油亮得到政府8000元補助,建了兩層小樓,心情格外舒暢。
據了解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全區就完成連戶路硬化45萬平方米、院壩硬化81萬平方米,通村通組路網硬化294公里,實施沼氣池建設8500座、圈舍改造7790間、新增實現人畜安全飲水農戶3.2萬戶。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與此同時,畢節試驗區還把建農家書屋,休閒廣場,讓文化上墻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兩年來,共新建“農民文化家園”37個、農家書屋882個、文化體育場175個、計劃生育衛生室1827間、文化活動室605個、生態小公園79座、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服務站28個。文化基礎建設進入農村,進一步加快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找準節點,統籌城鄉添異彩
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直是畢節試驗區努力不懈的工作。為此,畢節試驗區借生態文明家園建設之機,找準發展節點,著力於特色集鎮、特色民族村寨的打造,讓這些地方成為城裏人下鄉開展鄉村旅遊的目的地,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黔西縣洪水鄉解放村離縣城不到10公里,這裡田園風光美麗,一河穿村而過,兩岸垂柳依依,農家翠竹迎風,更兼“春來萬畝菜花黃,秋到十里稻花香”。為了把這裡打造成城裏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縣裏拼盤項目資金修通了柏油路,配套了休閒庭園,並動員當地群眾進行黔西北民居建設。如今,每到週末,這裡農家餐館生意紅火,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據了解,僅2010年,在生態家園建設中,全區共開展了47個“五園新村”精品村建設,打造出民族村、板橋村、穿岩村、車壩村等一批“五園新村”。全區共開展了43個少數民族村寨建設,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村寨。在特色集鎮建設方面,建設了大方縣雨衝、黃泥塘,織金縣熊家場等特色小集鎮,這些小集鎮無不成了引領一方的樣板點,城鄉一體化得到了極大的推動。
“以前我們農村人羨慕城裏人住高樓大廈,一心想往城裏跑。現在是城裏人羨慕我們,一到週末就往鄉下跑。”每年靠農家樂收入不菲的畢節市觀音橋塘房村黨支部書記董武剛曾自豪地對中央媒體的記者説。董武剛利用改造的黔西北民居辦起了農家樂,舒適的農家環境和田園風光吸引了眾多的城裏遊客。
發展産業,生態經濟兩兼顧
曾幾何時,赫章縣媽姑鎮、水塘堡鄉一帶因為掠奪式土法煉鋅而滿目瘡痍。在煉鋅區,寸草不生,污水橫流,水土流失嚴重,山體滑坡頻發,因特大山洪引起的屋毀人亡事件時有發生。現如今,一幢幢黔西北民居在這裡拔地而起,綠蔭匝地,鳥語花香。
2007年,赫章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刀闊斧徹底取締“兩土”,使1100座“兩土”煉爐灰飛煙滅。隨後,赫章縣憑藉生態文明家園建設的契機,緊緊圍繞培育“五型”産業要求,按照“産業支撐、效益為主、環境改善”的原則,將種植核桃、中藥材、種草養畜規劃,依託省、地、縣、鄉生態文明家園建設示範點為核心進行輻射帶動,全方位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為全縣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提供堅強的産業支撐。
在生態文明家園建設中,畢節地區的各縣(市、區)採取積極措施,培育主導産業,提供發展支撐,因地制宜地幫助群眾增産增收。赫章縣把實施”三個百萬“工程(即種植100萬畝核桃、養殖100萬隻存欄羊、種植和保護100萬畝中藥材)作為調整結構、轉變農村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支柱産業。在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建立了半夏基地,他們紮實抓好旅遊産業,重點打造“平山—阿西裏西大草原—大小韭菜坪—水塘森林公園—可樂遺址”的黃金旅遊線路。
今年,全區固定資産投資要完成800億元,力爭1000億元,搞好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包括農村危房改造)。這對完成固定資産投資任務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走出一條很好的貧困地區農村促進內需和固定資産投入增長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