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07: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資本約束壓力加大 銀行業轉型刻不容緩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專欄)
銀行業曾長期賴以生存的那種以經濟高增長帶動信貸高投放、以信貸高投放促進經濟高增長的經營環境將漸行漸遠
隨著全球經濟金融步入後危機時代,我們迎來了經濟金融改革的戰略機遇期,所有的領域都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瞬息萬變,無時不在考驗著改革者的視野、膽識、魄力和耐性,令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風險與矛盾交織、緩和與波動並存中,中國銀行業欲迎接真正輝煌的明天,必須傾力演好轉型、創新、管理三齣重頭戲。
從傳統的外延粗放型方式到內涵集約化道路的轉型,是中國銀行業的必然選擇。我國銀行業長期賴以生存的那種以經濟高增長帶動信貸高投放、以信貸高投放促進經濟高增長的經營環境將漸行漸遠,加快轉型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十二五”規劃的內在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國銀行業正面臨著日益加大的資本約束的壓力,實施轉型已刻不容緩。據稱銀監會正在加快推進巴塞爾協議的實施,對銀行提出了更加嚴厲的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流動性比率監管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強化資本管理,加快構建資本節約型銀行,進而真正實現內涵集約式經營,成為我國銀行業必須直面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從理念與文化、體制與機制、服務與産品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強金融創新,是銀行業發展的原動力。儘管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對過度金融創新的批評一度不絕於耳,但因噎廢食顯然不足取。我們必須意識到,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創新才剛剛起步,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運用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創新開發過度,而是創新不足。我們仍應鼓勵銀行業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開展那些基於實體經濟需求的金融創新,增強金融體系的競爭力與活力。
如果説,轉型是發展的方向,創新是發展的武器,那麼管理則決定了發展的半徑。中國銀行業轉型與創新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於管理,後者是我國銀行業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而言的最大差距所在。
(本報記者 胡 謀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