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0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記者 朱文彬 ○編輯 邱江
⊙記者 朱文彬 ○編輯 邱江
統計年報數據顯示,高管薪酬成倍甚至10倍以上增長的並不罕見,但若公司業績同時卻“寒酸不堪”的話,則難免為投資者所詬病。
以美利紙業為例,2010年公司凈利潤為-1.18億元,同比減少1549%。與此同時,公司董事長易人,其薪酬卻由8.2萬元攀升到20.19萬元;在公司高管人數減少3人的情況下,報酬總額卻從88.57萬元上漲至176.23萬元,增長99%。
另有一些ST公司,如ST中房、ST唐陶、*ST星美、ST天龍等,儘管公司虧損不斷,但2010年公司高管的薪酬總額卻逆勢分別上漲84%、71%、46%、40%。
對此,有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説法頗有代表性,即“對比行業內的水平”。應該説以同行業作為參考並不能説是錯誤的做法,甚至可以參考國外水平,但必須與公司業績挂鉤。我國正在引進國際上廣泛採用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有的職業經理人可以拿天價薪酬,但他們的薪酬皆與公司業績挂鉤進行考核和激勵的。
“打工皇帝”霍建寧是和記黃埔的執行董事,去年領取了上億元薪酬,其令人眼羨的同時也讓人心悅誠服。2010年和記黃埔年報顯示,霍建寧年薪1.5364億港元,增加23.6%,這歸功於和記黃埔不但實現凈利200.38億港元,而且常年虧損的旗下3G業務也扭虧為盈,從虧損89億港元變為盈利29億港元。
再如,2009年被稱為我國經濟最困難的這一年,曾出現過高管因公司業績而不領報酬的案例,與企業一起渡難關,也一時傳為佳話。
公司薪酬的本質問題是公司治理的問題,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相背離,是公司治理結構失效、高管道德等方面淪喪的一個側影。“業績與薪酬無聯絡是很可怕的。”有學者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