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04: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記者 馬婧妤 ○編輯 全澤源
⊙記者 馬婧妤 ○編輯 全澤源
上市券商2010年年報悉數出齊,受累于去年佣金率大幅走低,15家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約346億元,整體同比降幅約6%,好過市場此前預期。值得注意的是,行業整體凈利小降的背後,是不同券商業績的分化和證券公司業務重心的轉移。
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業績貢獻率進一步下降,投行、資管等業務則普遍大幅增長,證券公司的業務轉型和收入結構調整漸露端倪。
凈利整體微降
公司經營現分化
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15家上市券商2010年合計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5.93億元,比2009年的367.48億元略降5.9%。雖然整體降幅較低,但15家公司的業績卻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
與2009年相比,2010年上市券商凈利潤座次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凈利潤排名前五位的上市券商仍為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其中中信證券盈利能力優勢與以往相比更為明顯,113.11億元的年凈利潤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是排位第二的廣發證券凈利潤規模的2.8倍。
數據顯示,不同公司的經營實力在經紀業務支撐力普降、各謀轉型出路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分化。15家公司中,去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共8家,比2009年減少3家;其中,僅中信證券、宏源證券兩家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增長幅度分別為25.91%和13.44%;其餘13家券商凈利同比縮水幅度分佈于6%到50%之間。有超過半數利潤縮水幅度在20%以內;東北證券、太平洋兩家降幅較大,分別達到42.26%、49.73%。
中信證券表示,近年來公司更加關注收入結構的多元化和均衡性,經過多年對買方業務的佈局,公司收入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去年公司買方業務佔比42%,如將中信建投轉讓因素計算在內,買方業務佔比則達54%。隨著收入結構的進一步合理,公司已初步擺脫行業同質化格局,實現差異化發展。
宏源證券則在2010年經歷了證券承銷保薦、財務顧問以及資産管理等業務的大幅增收,其投資收益也實現了同比93.26%的高增長。
經紀示弱
投行資管業務顯著增長
分業務來看,雖然近年來證券公司創新業務種類不斷擴充,多數券商也在謀求業務調整和轉型,但經紀業務佔券商營收大頭的狀況在2010年仍未轉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經紀業務利潤貢獻比例已經出現逐步降低的趨勢。
2010年受佣金率快速下降的影響,雖然市場成交同比小幅放大,但上市券商經紀業務凈收入普遍出現下滑,下滑幅度多在20%上下。其中中信證券縮水最多,西南證券縮水最少。15家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列去年經紀業務凈收入排名三甲。
與經紀業務低迷形成鮮明對照,由於2010年一級市場發行量、發行規模顯著回暖,券商承銷業務收入同比大增。
合併報表統計顯示,15家上市券商去年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達到103.93億元,同比增長101.2%。太平洋證券、東北證券、山西證券、國金證券等中小券商收入增幅最大,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收入規模最高。
資産管理業務的快速增收也是去年證券行業發展的特點之一。2010年開始,券商資産管理産品發行的種類、規模均顯著增加。從年報看,上市證券公司去年受託資産管理業務凈收入達到21.33億元,光大證券以6.61億元收入規模居於首位。
去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經歷了較大波動,上證指數年初開盤于3277點,收于2808點,最低至2319點,全年跌14.31%。如此市況下,證券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15家上市券商去年均實現了投資正收益,收益總額202.6億元。其中,中信證券收益規模佔去了半壁江山,達到109.6億元;太平洋證券則實現了投資收益的“扭虧”。但從同比數據看,只有8家同比正增長,7家收益規模比2009年縮水。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上,中信證券仍然折桂,收益總額約5.65億元;長江證券虧損最嚴重,去年的負收益規模達到2.35億元。不同於2009年大多數上市券商公允價值變動實現正收益,去年僅7家券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