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2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導報
經濟導報首席記者 段海濤 濟南報道
山東文化産權交易所即將運營的消息(詳見本報4月22日A1版)一經披露,引來業界諸多關注的目光。不少文化企業及文化項目擁有者表達了項目融資、産權流轉的意向,甚至有地方相關單位已提出了設立分支機構等深度合作的設想。在文化産業發展熱潮涌動的背景下,文化産權交易平臺匯集並承載著産業鏈條多方相關者的需求與期許,可謂應運而生,時不我待。
山東文交所由大眾報業集團與山東産權交易中心共同出資1000萬元設立,雙方各佔50%股份。“文化産權交易機構此前在我省尚屬空白,山東文交所的成立屬於破冰之舉。”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表示,山東文交所將以促進文化資源有序流轉、推動文化與資本高效對接為目標,儘快將其打造成一個運作規範、交易活躍、功能完善、特色鮮明,並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産權交易平臺。
建立多層次文化産權市場
“成立山東自己的文化産權交易所刻不容緩。”山東産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山東文化産權交易所總經理杜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山東是經濟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文化産權交易平臺的缺失,極大地制約了文化資源的有序流轉以及文化與資本的高效對接。
據了解,2010年山東省文化産業增加值1230億元,佔全省GDP的3.12%。而要實現山東“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到2015年,山東文化産業增加值翻兩番,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目標,意味著未來5年山東文化産業年均增速要超過30%,在“十二五”全省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的預期下,這個增速無疑是巨大挑戰。
“山東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文化産業還不強,以産權交易所為突破口,建立多層次的文化産權、文化藝術品市場很有必要。”山東經濟學院區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導報特約評論員董彥嶺説,文化産權市場的形成,可以有效匯聚包括文化創意企業、各類投資人和相關仲介機構在內的各方資源,為文化産業提供高效的專業化服務,形成文化企業多層次投融資服務體系,有效解決文化企業融資瓶頸問題。
導報記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後,全國各地設立文化産權交易所的熱情更加高漲。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和西安産權交易中心已決定共同組建西安文化産權交易所,鄭州、廈門的文交所也在緊張籌備運營,再加上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瀋陽等已開業的文交所,其已呈“遍地開花”之勢。
“文化産權交易所成為各省競相設立的熱點項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看到了文化産業對於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董彥嶺表示,山東省應該儘快搭建這一文化産業與各類資本對接的平臺,避免淪為其他省市文化産權市場的附庸,同時該平臺對山東經濟文化強省戰略也將産生積極推動作用。
杜冰也認為,山東必須加快創新載體建設,否則就可能在新一輪文化産業發展中陷入被動。導報記者獲悉,江蘇一家規模約20億元的文化産業基金,近期正在山東尋找文化産業項目,已與淄博一文化旅遊項目進行了接洽,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該領域爭奪的激烈。
搭建文化産業發展“三大平臺”
“文化産權交易所應從初級市場的培育開始,要吸取其他文交所的經驗教訓,把步子走得更穩健紮實。”在談及文交所未來發展時,董彥嶺認為,山東文交所應發揮投融資平臺作用,引導資金投向文化企業。
這也與山東文交所的定位不謀而合。大眾報業集團戰略運營部主任、山東文化産權交易所董事長贠瑞虎告訴導報記者,山東文交所的定位是:促進文化資源有序流轉,推動文化與資本的高效對接,把山東文化産權交易市場建設成為立足山東、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文化企業的“産權交易平臺”、“投融資平臺”與“藝術品流轉平臺”。具體業務範圍包括文化企業股權,著作權、版權,高端藝術品及文物,動漫及其它數字文化創意項目,文化産業基金、文體項目及文化旅遊産品等方面。
“以股權轉讓為例,文交所可以為國有、民營及外資文化企業提供股權流轉平臺;對於優質企業,可以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改制上市、股權質押融資等方式進行融資服務。”杜冰説,山東現在不缺好的文化項目,也不缺錢,而是缺少連接兩者的紐帶和平臺。
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山東産權交易中心的掛牌轉讓項目中,曾有過出讓方融資目標4000萬元,但通過産權中心這個平臺吸引國內外資金關注後,以近億元成交的先例。“溢價率攀升將吸引更多的文化企業股權進場交易。”杜冰表示,通過産權交易市場的專業評估和專業服務,還能有效規範要素交易環節,減少腐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