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軟硬”兼修促農強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7日 22: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糧油市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徐文正

  從一個地地道道的傳統農業大縣,到農業生産、加工、經營的“産業化”模式,到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烤煙生産基地縣和蠶桑生産基地縣,這其中,陸良在農業發展中的“軟體”升級和“硬體”投入功不可沒。

  科技武裝新型農民

  就陸良而言,由於各鄉鎮在海拔、土壤、氣候、水源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因而在培植優勢産業上蘊含的潛力也就不盡相同。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培育優質、高效的特色産業集群和産業基地,也就成為農業發展的前提。

  近年來,陸良縣把調整産業結構、優化産業佈局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從宏觀上引導農民樹立大市場、大基地、大流通的觀念,按照“改造弱勢産業,發展優勢産業,培植新興産業”的思路,從根本上消除以往那種在農業産業結構上存在的“品種多而雜、面積少而散”弊端。

  對於中樞、馬街、三岔河、板橋和華僑農場等壩區鄉鎮,重點圍繞水稻、蠶桑、蔬菜、水果和朝鮮薊作文章;對於芳華、大莫古、小百戶、召誇、活水、龍海等山區、半山區的鄉鎮,則重點圍繞烤煙、玉米、蔬菜、洋芋和泡核桃找出路。通過合理的産業規劃和産品區域佈局,促使農産品生産向優勢産區集中,從而形成優勢産業區和特色産業帶格局。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打造出具有特色優勢的産業基地8個。

  從縣農業局了解到,截至2010年,全縣10個鄉鎮和1個華僑農場均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圍繞市場調結構,因地制宜興産業,科學、合理篩選出最適宜本鄉鎮(場)的優勢産業加以培育、鞏固、發展和壯大,不斷提升規模化生産水平,力求把特色高效的農産品基地做大。

  除了用現代農業的理念引導農民種植外,也需要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用得上的技術。在農業科技的示範和推廣上,陸良採用“典型引路,面上開花”的辦法,在鄉鎮、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中層層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科技示範樣板,重點推進水稻、玉米高産創建示範區和“煙—豆—菜—薯”等立體高效種植模式,把一些農作物種植前沿科技和關鍵技術普及應用到生産實踐中,産出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水稻大面積單産達604公斤,玉米大面積單産達507公斤,讓農民真切感受到新型科技帶來的實惠和好處。

  陸良還通過“兩校進村”、“綠色證書”培訓和“陽光工程”項目等系列培訓活動,向群眾傳授先進實用技術。幾年來,全縣每年舉辦的種植培訓班都在200期以上,培訓人員不少於35000人次,使每戶農民至少掌握兩門以上開啟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同時,加大對農民的市場知識培訓,教會農民預測和把握市場,變“跟著感覺走”為“跟著市場走”,使絕大多數農民真正成為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搏擊市場的信心和勇氣。

  農業投入源源不斷

  如果説理念引導和技術培訓是陸良農業不斷變強的“軟體”升級,那麼陸良縣通過多年努力,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精確定量栽培、立體高效種植、農業機械化作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等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則是陸良農業變強的“硬體”投入。

  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著力夯實農田水利等農業生産條件和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近年來,陸良縣針對地方財力投入有限、農村稅費體制改革後農民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主體缺位、部分水利設施老化等狀況,重點解決“投入萎縮”的問題。

  堅持“兩眼向外”,努力爭取中央、省、市項目資金支持,緊緊抓住省市高産穩産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整理、煙草農田建設工程、中低産田改造等重大項目機遇,累計完成中低産田改造31.2萬畝,建設高産穩産農田59.93萬畝;重點推進恨虎壩中型水庫建設和8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增加澆灌蓄水800萬立方米,使一批國家、省、市重點、骨幹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效地緩解了地方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堅持“兩眼向內”,充分發揮農民在農田水利建設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全力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採取“政府補一點、部門幫一點、企業捐一點、農戶籌一點”的辦法,積極籌措資金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山區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推行節水灌溉工程步伐,徹底扭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中存在的有“大動脈”而缺“毛細血管”、有機械沒路走、有渠道無水灌的被動局面,用較大的投入、過硬的設施裝備農業,從根本上扭轉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萎縮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後勁。

  前瞻的農業理念、可行的發展思路、過硬的保障舉措,給陸良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加速了農業大縣邁向農業強縣的步伐。2010年,陸良在遭受百年未遇大旱的情況下,糧食生産依然實現豐産豐收,見證了 “軟硬”兼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