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朱四倍:警惕專家學者被利益集團綁架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7日 1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珠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專家學者到底應不應該積極介入公共事件?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218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2%的受訪者對專家學者介入公共事件表示支持,其中16.5%的人表示非常支持。此次調查中,80後佔45.3%,70後佔35.4%。(4月26日《中國青年報》)

  60.2%的受訪者對專家學者介入公共事件表示支持,但是,59.2%的人直言專家學者在自己心中的權威性有所下降。這不能不説是一種相當背離的現象:一方面期待專家為蒼生説話,另一方面卻認為今天的專家已非昨天的專家,甚至出現了“專家變磚家,教授變叫獸”的諷刺場景。

  曾有某知名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髮布的重要研究成果聲稱,“中國城市環境污染不是由汽車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車造成的”,還有自稱集哲學家、科學家和學者于一身的院士發表高論認為,“礦難原因主要是窮,而不是腐敗”等。當你看到一些學者、教授甘願為金錢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就知道公眾的焦慮從何而來。

  康德説,知識分子是自覺地擔當人類道義和責任的人。而古代讀書人最感人動天的抱負就是“士以天下為己任”,這個情懷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文化思想大師,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因此,以深刻的智慧、廣博的知識、天下為公的道義責任,批判社會生活中一切違背人類良知的錯誤、偏見,乃至政策舉措,是專家、學者的責任。但是,當專家學者們成為利益集團代言人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所謂的專家學者已經喪失了自己的邊界,學者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消失殆盡,而犬儒化則成專家學者的真實形象。

  公眾之所以希望專家學者介入公共事物,在於公眾缺少影響公共決策的力量,而專家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話語權分配的失衡,但是,當專家被利益集團裹脅或者綁架時,就意味著話語權的更加失衡而非糾偏。法國哲學家福柯上世紀70年代在《話語的秩序》一文中明確指出:話語就是人們鬥爭的手段和目的。話語是權力,人通過話語賦予自己以權力。進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專家被利益俘獲時,不僅是對自身良心的出賣,更是對道義和責任擔當的出賣。

  當代法國思想家莫蘭認為,“知識分子是知識界的成員,但知識界的成員不一定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這個概念不能化簡為一個社會職業階層,因為他們對於社會和人類負有重要的責任。如此一來,“專家被利益集團綁架”背後的話語權分配失衡就值得重視,而如何檢討和審視學者們的犬儒化,則更是一道社會題。

  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