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第三版人民幣1年大漲76% 炒房客轉戰人民幣收藏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7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成都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年來,不管是書畫、玉石、瓷器,還是人們曾使用過的人民幣、郵票……但凡稀缺性的物品,無一不是價格節節飛漲。

  令人瞠目的增值神話,在收藏市場上幾乎四處可見:一張全新品相“背綠”水印一角人民幣,每張漲到5.8萬元;一整版猴票,突破100萬元;一幅張大千的書畫作品,可以拍出上億元……收藏似乎正在從傳統的“小眾”圈子,擴大成為股市、樓市之外又一大吸金之地!如今收藏品的價格暴漲,是遊資“爆炒”的泡沫,還是藝術品收藏市場定價機制的再發現?

  從本週起,本報拍賣收藏版將推出《浮世收藏》系列,記者將帶您更全面了解收藏領域,探尋收藏浮華背後的隱秘,希望為您的收藏理財帶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從不炒股票、也沒買房子的85後劉蕓(化名),現在開始“炒人民幣”了。她去年花2000多元買的10張第三版人民幣“小全套”,面值只有18元8角8分;如今過了一年多,這樣的“小全套”已經漲到4000多元。

  劉蕓的投資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這兩年,人民幣收藏火熱起來,9成新至全新的第一版人民幣“大全套”已經漲至500萬元以上,第二版人民幣“大全套”也漲至45萬元左右。而參與其中的,不再是傳統的藏家,新涌入的人群中有大學教授,有股民、炒房客,還有一些中小企業主。按照劉蕓的理解是,“這玩意越來越稀缺,能保值。”

  收藏第三版人民幣“小全套”一年賺了一倍多

  剛剛畢業沒幾年的劉蕓,一個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還沒來得及接觸股票,買房更是無從談起。她唯一感覺就是,每月領到手裏的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搞收藏?至少在知道朋友張姐收藏人民幣賺到錢的消息之前,她一直還覺得那是老頭老太太們的玩意。

  2009年年中,張姐以1000元買入了第三版人民幣全套(即1元、2元、5元、10元,1、2、5角和1、2、5分各1張,俗稱“小全套”)。到了2010年年初,這個“小全套”已經漲到2000多元;看到張姐的賺錢效應後,劉蕓也果斷拿出一個月工資,以當時大概2000元的市價買了一套;而到今年4月份,“小全套”已經漲到了4500元左右。而據小劉所知,在2000年左右,這樣的“小全套”也就值幾十元!

  對於收藏,劉蕓現在也若有所悟。“市場貨越來越少,收一套少一套。”在劉蕓的想法裏,她拿到的那套“小全套”不會輕易賣出來,“假設市場原來有10套,有人收了2套,那市場只有8套。這樣量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貴。”

  第一版人民幣“大全套”已經漲了28萬倍

  這還只是普通的第三版人民幣。據了解,已經退出流通領域多年的第一版、第二版人民幣,價格早就高得令人咋舌。

  據四川省古玩協會錢幣研究中心主任熊建秋介紹,第一版人民幣包括62種版別的“大全套”,9品至全新品相,如今在市場上的叫價已到了500萬元以上;而去年上半年,其價格大概為320萬左右,上漲了56%;如果時間再拉回到1980年,其價格也就是1500元左右。這樣的漲幅,絕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人無法想像的———當時這62種版別的第一版人民幣,總面值為176552元,按面值僅相當於今天的人民幣17.6552元,也就是説“大全套”到現在已經漲了28萬倍!

  此外,第二版人民幣“大全套”從去年的30萬上漲到今年上半年的45萬元;第三版人民幣“大全套”則漲至7.58萬元左右,去年其價格為4.3萬元,漲幅高到76%。

  人民幣收藏為何升溫?

  樓市股市低迷疑為推手

  為何人民幣收藏近年越來越炙手可熱?

  在收藏專家熊建秋看來,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收藏,價值上漲十分正常,“本身稀缺,不可再生。”但熊建秋同時指出,與投機並不一樣,收藏這種理財方式,是通過買到某品種之後,因為該品種的逐漸稀缺而不斷增值,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不過也有錢幣專家認為,現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上,真正收藏的人並不多,而把人民幣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的人佔多數,其中不乏純粹的投機者,特別是那些大量收購第三、四版人民幣,甚至大量囤積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的投機客。

  “只要股市、樓市不景,人民幣收藏就會火起來。”對於這種説法,從事收藏錢幣經營的一位蔣姓店長有另一種認識,她告訴記者,前兩年就有房地産老闆過來買第一版人民幣,然後當錢存起來,“當時一位房地産老闆花了100萬買了第一版人民幣大全套。”

  在這位蔣姓店長的印象裏,人民幣似乎只有2008年沒有怎麼漲,而從2009年以後,收藏人民幣的人又多了起來。據她透露:“來的顧客我們都會留資料,如果價格漲了,我們會詢問客戶願不願意賣,但是今年我們再問客戶,多數都不願轉。”

  熊建秋告訴記者,從他接觸到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越來越多新面孔涌入人民幣收藏,這些人裏面有大學教授,有股民、炒房客,還有一些中小企業主,有些人拿出上千萬資金收藏人民幣,“但投機資金想大量進軍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是很難的,因為沒有那麼大的量可供炒作。”

  “沒有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投資者千萬不要去炒作。”熊建秋説,事實上,在1996年到1997年,錢幣市場曾經出現大幅瘋漲,很多遊資炒作尚未退出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幣,當時單一品種10元100張連號最高炒到8000元,最後跌到1800元,不少投資者虧得一塌糊塗。熊建秋説,“一定要弄清楚,理財和投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成都商報記者 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