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羅豎一:自問我們做得有陳光標好嗎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6日 1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南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4月23日,《中國經營報》刊發題為《中國“首善”陳光標(微博專欄)之謎》文章,對陳光標的一系列慈善舉動提出質疑。同日,《華夏時報》亦劍指陳光標,發表了題為《陳光標縮水》的新聞報道。

  據中國廣播網的消息,《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一文的作者葉文添講道:“基本上調查結果是一樣的,我們也很驚奇《華夏時報》今天為什麼會出這個稿子,我們很多具體的數字包括南京登山道的到賬只有五十萬,它和我們公佈的也是一樣的。”

  至於為何如此“巧合”,筆者不得而知,可正是這兩篇新聞報道,將“中國首善”陳光標再次推到了社會輿論的風頭浪尖。聲討陳光標者有之,支持陳光標者大有人在,認為媒體吹毛求疵者不少。

  陳光標很快就媒體質疑做出了回應:媒體根本沒有採訪其本人,報道內容失實,不排除用法律手段為自己維權。

  有關媒體的記者也對輿論做出了回應。聲稱“文章數據皆來自於工商資料、稅務局、拍賣公司公告、官方慈善組織回應、實地採訪,無任何個人杜撰。 我們都是打電話到陳光標宣稱捐了錢的那些組織一個個去問,他們去查了財務之後告訴我們。有的是沒有,都按他所説去查的那些名稱,比如中國青年基金會等等……”

  4月25日,《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一文作者葉文添、方輝與陳光標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東方時空》就文中所列事實一一“對質”,而不少被媒體提及的慈善組織也紛紛“現身”説法,證明陳光標的捐款屬實。

  依照中安在線報道,當事記者表示,自己是按照媒體公佈的一份陳光標“2010年慈善成績單”,對其中公佈的捐款一筆一筆進行採訪核對的。陳光標對此回應:“我從來沒有給媒體提供過什麼成績單,也沒任何人找我採訪什麼成績單。”言下之意,記者採訪的依據可能是其他人自行整理的。陳光標向央視提供的一份清單顯示,自己近年來累積捐款已經超過了14億元。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説,現在急需的是,事件中涉及到的慈善機構應該主動站出來,拿出證據,幫助慈善企業家“驗明真身”。“在這起事件中,因為善意受到質疑,也因為這些慈善機構的不透明,受傷害的不是陳光標一個人,而是許多可能有意向善的企業家,他們可能會産生更多顧慮。”

  4月26日零時零6分,中國經營網發佈了“對陳光標先生相關異議的回應”一文。文章顯示:《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一文並沒有否認陳光標在慈善事業上作出的努力和業績,對於那些實在的努力和業績,我們表示支持和肯定。我們做這篇報道的初衷是,慈善事業必須做到真實、實在。誠信有瑕疵,善的根基就不穩固。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將有利於我國慈善環境的改善,有利於保護施與者和受施者雙方的合法權益。陳光標作為公眾人物、中國“首善”,應該成為誠信的楷模,在擁有社會給予的榮譽的同時,也應該接受社會的監督。

  然筆者認為此事可以就此劃上句號了,因為有關各方如果繼續“糾結”下去,對於陳光標先生這樣的慈善家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對於原本營養不良的中國慈善事業而言並非好事。至於王振耀先生所言的“慈善機構的不透明”,在現有體系和環境下,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改變的,目前給予厚望基本是一場夢。即某些慈善機構“主動站出來,拿出證據,幫助慈善企業家‘驗明真身’”的可能性不是多大。

  常言道:“人無完人”。作為陳光標先生,自然定有不足之處,這也非常正常;作為媒體,對公眾人物、對社會事件進行監督,也是其職責所在。但陳光標先生這些年為社會捐助了大量的錢財物,卻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另外,2010年9月,陳光標先生宣佈死後捐出全部財産。這在當下中國,還有哪個企業家能如此?還有哪個富翁能給民眾做出這樣的承諾?換言之,僅就慈善而言,陳光標先生做得已經非常不錯了。而且面對媒體的質疑,陳光標先生展示出了大量的證據。儘管有的證據跟質疑之間有差異,但客觀事實是,作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先生的的確確為社會捐獻了一筆筆錢財物。媒體和民眾,對陳光標先生這樣的公眾人物和社會事件進行質疑,完全合乎情理,然而在質疑之時,僅就慈善而言,自問我們做得有陳光標先生好嗎?誠然,我們需要誠信、需要道德標兵,可為何我們先不從自從做起呢?為何總是對他人有諸多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