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6日 1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商報
一些飲料日用品廠家為減輕成本壓力使用新手段
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近日,康師傅等部分飲料減量10%的“瘦身”行為被網友指責為“變相頂風漲價”,引起廣泛關注。記者昨天走訪我市部分超市後發現,與康師傅類似的“不加價卻減量”的隱性漲價方式成了行業“潛規則”。
“瘦身”現象很普遍
記者昨天走訪沃爾瑪、華潤、百佳等大型超市後發現,變相漲價已成了消費品行業的普遍現象。面對成本增加,“瘦身”、“減料”但價格不變等手段,成了時下一些飲料、日用品廠家減輕成本壓力的新手段。
記者在我市各超市看到,康師傅每日C系列産品橙汁、紅葡萄、水晶葡萄等已經更換了新包裝。換裝之後,每瓶容量由原來的500毫升減為450毫升。
這種“瘦身”現象已經波及到了很多消費品領域。在歲寶景田店超市飲料專櫃,記者仔細找了一遍,發現各種品牌的飲料都減少到了330毫升。記者想找過去買過的355毫升的飲料,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所有的聽裝飲料的規格都統一減少到了330毫升。
在各超市的啤酒專櫃,記者發現,大部分瓶裝啤酒産品的外包裝都在550毫升至600毫升之間。640毫升裝的啤酒已經開始逐步退出市場了。某些品牌的薯片已由120克罐裝悄悄變身為110克罐裝。
一些品牌小包裝的洗衣粉由300克換成280克、250克包裝,但價格基本維持不變。除改換包裝規格外,推出高價的新品、價格較貴的贈品等都是消費品隱性漲價的新方式。
比如一種品牌的洗手液,單獨銷售500毫升的價格在10元左右。該品牌還推出了一種優惠裝,是一種500毫升的與小包裝的兒童洗手液捆綁銷售,價格就升到了20元左右,但兒童洗手液的規格僅為250毫升。
消費者感覺很受傷
記者昨天在歲寶景田店超市隨機採訪了幾位顧客,採訪中記者發現,消費品的悄悄“瘦身”並沒有引起大多數消費者的注意。
消費者劉小姐告訴記者:“自己購物時都只是關心價格和生産日期,重量減輕自己還真是沒太注意。”
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消費品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就漲價了,讓人心裏很不舒服。消費者林女士告訴記者,如果考慮到企業的運營成本,漲價是可以理解,這種變相的漲價行為讓人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漲價不違法但要警惕價格同盟
廣東普羅米修律師所陳群律師認為,商品價格包括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價三種,屬於市場定價的根據市場和成本變化情況,企業自己決定提價,是不違背價格法的。
東方金源律師所金焰律師認為,“隱性漲價並不違法價格法。”金焰認為,由於是個別漲價行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會得到自動調節。一家漲價了,但是同類企業不漲價,消費者自然會減少購買這家漲價企業的産品。時間一久,這家企業的價格便也會降低,市場價格自然漸漸趨於平穩。
金焰認為,關鍵是要檢查銷售價格是否超過成本的漲幅,若價格一直過高,價格部門應採取措施,加以有效引導。金焰律師認為,主管部門還應該查清這種隱性漲價行為是否存在串通漲價行為,警惕個別企業形成價格同盟形成聯合限制競爭行為。金律師説,價格同盟就其性質而言就是不正當競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