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上海銀監局1月內兩次示警:理財産品銷售四大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5日 1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4月14號,上海銀監局發佈《關於近期上海地區銀行個人理財市場銷售行為的風險提示》,進一步對個人理財市場進行規範引導。然而這卻引來一些業內人士對當前理財市場可能潛在風險的猜測和擔憂。

  理財週報記者從多家網站和上海銀監局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理財市場一些典型案例的投訴主要還是針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些産品,而當前則是出現了危險苗頭。

  發文背後:扼殺苗頭

  這是今年第二次上海銀監局針對理財市場發文,第一次則是在半個月前。今年3月29號,上海銀監局提醒:“四專一主動”防範理財詐騙。

  而在2010年,上海銀監局的大部分發文主要是針對滬上銀行整體風險的提示,在理財市場的專門提示則比較少。但是在2008年和2009年的時候,上海銀監局在理財市場開展的教育和各種活動非常頻繁,包括當時的閻慶民局長也常常在公開活動上談論這個問題。

  理財市場在經歷了2010年一整年的平靜後,在今年卻兩次被提及,暗示了當前理財市場可能出現的一些潛在問題。

  “今年這方面投訴大約有幾十個。關於理財産品的投訴主要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那時候遭到投訴的理財産品大多數都是和國外次貸挂鉤的理財産品,如QDII。”上海銀監局辦公室主任周文傑告訴理財週報記者。

  談及近來上海銀監局對理財市場的關注,周文傑説道,“從去年開始,這方面投訴減少了很多,也得益於上海世博會期間銀行警惕性的提高。其實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銀行對市場更加敏感,在産品設計上對理財産品市場判斷更加準確,同時風險提示方面也大大進步。”

  “而我們最近是收到一些局部理財産品的反映,所以進行事先預防,不能等情況複雜了再去提示,就沒有多大意思。”他續道。當被問及是否掌握了典型的案例時,周文傑稱當前還沒有發現。

  查看當前的理財市場,記者發現目前在各大網站的投訴主要集中在2009年,投訴的産品大多數挂鉤股票、基金和QDII,而被投訴較多的銀行有渣打、招行、光大、興業和華夏等。

  當前現狀:招行、興業較激進

  2008年金融危機時,從各地的銀監局對當地機構的整改來看,上海最活躍。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理財市場創新也是引領全國市場的。國外金融市場活躍的地方,在國外政策限制下,一些不規範的就會移植到國內,一般來説先進入到上海。上海對這些都非常謹慎。”周文傑解釋説。

  而因為上海銀監局的嚴格監督,周文傑稱上海地區的理財市場相比之下還是比較穩定的。

  而最近的銀監局的發文中稱“目前上海地區部分銀行在個人理財産品銷售環節中存在客戶適合度評估流於形式、風險提示不到位、理財産品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財銷售人員誤導客戶等問題,違反了銀監會相關規定,給銀行理財業務的長期穩健發展帶來較大風險隱患”。

  理財週報記者暗訪的上海地區的幾家銀行中發現,近來銀行的理財産品銷售顯得很冷清,産品種類也相對較少,大多數以短期為主。

  位於肇嘉路上的交通銀行的大堂經理對一個想要購買基金産品客戶主要從産品收益和風險兩方面來進行介紹,“這款産品是屬於混合型的,所以當市場出現震蕩時,相對來説債券類的配置就會佔比多些。”同時這位客戶經理提示客戶,“我們還有一些其它收益率較高的産品沒有推薦給你,因為我覺得這款比較適合你。”

  同時記者發現上海銀行茶陵支行的理財經理在向一個從未購買過理財産品的客戶介紹,也選了保守的債權型。

  同時上述兩位工作人員均表示,如果客戶第一次購買理財産品一定要到櫃臺進行風險評估,而此後可以在網上進行購買,“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環節,風險評估就不需要重新填了。但我們有些産品並沒有在網上公佈。這類産品可能風險高些,客戶需自行到櫃臺購買”。

  而相比較之下,招行和興業銀行是相對比較激進的。

  在興業銀行徐匯區某支行,一位前來購買季季豐C的大約50歲的阿姨,二話不説,拿起産品説明書,直接把銀行卡和身份證交給理財經理。理財經理就照著阿姨的身份證和銀行卡所顯示的信息把合同填完了,阿姨直接就簽了字,然後才開始填寫客戶風險評估書。

  事實是這位客戶並沒有填寫客戶風險評估書,而是先簽了名字。“産品説明書和客戶風險評估書都是配套的,只有當你決定買這個理財産品時,我們才能給你填寫風險評估書。”這位理財經理告訴暗訪中的記者,同時她強調是不能在興業銀行的網站上購買理財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