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3日 08: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周生賢
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是國務院批准開展的環保領域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工程。自2007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歷時三年多時間,在國務院領導同志親切關懷和有力指導下,中國工程院和環境保護部組織50多位兩院院士和數百位專家參與的科研團隊,按照“總結過去、指導現在、謀劃未來”的總體要求,圍繞環保領域重大戰略問題,進行多部門、多領域、多學科合作的深入系統研究,對我國環境保護的戰略思想、方針、目標、任務和措施,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建議,形成了對國家綜合決策和科學發展有影響的成果,成為環境保護的百科全書、跨部門跨行業跨學科合作的典範。
這次戰略研究的標誌性成果,是提出“要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所謂“代價小”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以盡可能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所謂“效益好”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相統籌,尋求最佳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謂“排放低”就是要堅持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相結合,把經濟社會活動對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所謂“可持續”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長遠發展相融合,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在於指導實踐,有所突破,推動工作,取得成效。國務院領導同志十分重視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好應用好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成果,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環保事業充滿希望的五年。我們必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繼續探索環保新道路,立足新起點,抓住難點,突破重點,創造亮點,努力開創“十二五”環境保護新局面。
(一)立足新起點,謀劃“十二五”環保事業新發展
“十一五”以來,國家將主要污染物減排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約束性指標,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下降14.29%和12.45%,雙雙超額完成減排任務,集中反映了五年來我國環保工作取得的新進展。
“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10年降低16%和17%,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0%,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面向“十二五”,環境保護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踏上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的新征程。
(二)抓住難點,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融合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環境保護最難,問題最複雜。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環境,但是也絕不寬容污染。如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搞經濟發展,不保護環境,很簡單,想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如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保護環境,不搞經濟發展,也簡單,就什麼都不做。現在的問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産方式和發展道路問題。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必然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談經濟發展勢必是“竭澤而漁”。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政策,正確的環境政策就是正確的經濟政策。環境與發展猶如一枚錢幣的兩面,不可分割,如影隨形。
我們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既要考慮發展問題,又要考慮環境問題,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握好環境保護的方向、目標和力度,堅決管住管好難以逆轉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努力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融合。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融合,就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程、再生産全過程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主戰場全力推進,把環境保護的要求全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中,使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都有利於保護和改善環境。同時,環境保護也要主動參與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三)突破重點,確保科學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取得顯著進步
突破重點,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勇於攻堅,善於突破。重點問題解決了,往往滿盤皆活。“十二五”時期,環保工作的重點是,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為人民健康鞠躬盡瘁。
一是用好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環境標準等環境準入手段。二是嚴格環境執法監督。要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重金屬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反映環境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配置機制、區域聯防聯控聯治機制、環境科技創新機制、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和各種利益主體共同行動機制,來保障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
(四)創造亮點,讓污染減排的倒逼機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創造亮點,就是把自身優點和優勢體現出來、發揮出來、壯大開來的過程。“十一五”時期,污染減排任務超額完成,成為環境保護的一大亮點。“十二五”期間,要全面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同時在環保其他領域也要創造更多亮點。
狠抓污染減排,務求首戰告捷。“十二五”治污減排指標由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兩項,增加氮氧化物、氨氮成為四項,在消化增量的同時,持續削減污染存量,任務越來越艱巨。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極其複雜,各地投資衝動高漲以及需要時間部署新增約束性指標,完成污染減排任務難度不小。必須狠抓污染物減排工作,確保完成今年四種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比2010年減少1.5%的既定任務。
繼續強化污染減排各項措施,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堅持全防全控、重點攻堅、高效治理。構建以污染減排為龍頭的工作新格局,污染減排已成為環保工作的“牛鼻子”,要集中全環保系統之力加以攻關,再創佳績。
(作者為環境保護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