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有機農莊 棄超市轉直營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融資中國雜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刊記者/李佳

  你願意為綠色買單嗎?

  當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有機的概念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但是高出普通産品數倍的價格令許多消費者望菜興嘆。

  儘管如此,投資人卻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率先為這份綠色買單。

  北京歐閣有機農莊是國內第一家做有機食品種植和銷售的公司,2000年成立,在成立後的10年中,一直以自有資金穩步發展。到2010年,賽富向其投入1000萬人民幣,並協議,在今後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根據需要,再追加投入。

  發展歷程

  有機農莊在國內的銷售,一開始是選擇在超市裏設置專櫃或店中店,與超市聯營。2006年以前,由於國內市場對有機食品的認識度非常低,因此,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出口。2008年開始,公司發展提速,盈利規模幾乎每年增長一倍,目前年銷售收入1.5億元人民幣,利潤率為10%。這一階段的加速發展,除了得益於市場的培育,也與公司調整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渠道直接相關。

  出走超市 轉做直營

  有機農莊在國內的銷售,起初幾乎全部通過超市這個渠道。2008年開始,公司開闢了獨立專賣店、社區服務店、做直送服務的配送點、網購等直營渠道。目前,超市渠道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比重已經下降到60%,直營渠道佔到30%,另外,出口部分佔10%。

  在大力發展直營渠道的同時,有機農莊非但沒有增加在超市的網點,反而從一部分超市中退了出來,並且未來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超市裏競爭很激烈,有機食品的生産企業也非常多,超市自身的一系列政策對於有機行業的競爭不是很有利,所以我們現在除了保留在幾個高端超市的銷售外,已經從一些規模較小、規格較低的超市中退出來了。”有機農莊綜合辦公室主任李永棟告訴《融資中國》記者,“我們在直營方面投入更多,加快專賣店、便利店、配送點在一線城市中的佈局。二線城市可能還是以超市為主,因為二線城市在接受程度上稍差,還未形成區域性的消費群體,所以短期內布點沒有必要。”

  自建渠道通常需要花費更大的成本,包括租賃場地,以及聘用銷售人員等。為什麼直營會比借助於超市渠道對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更有利呢?李永棟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作為有機産品,它的高價格其實包含了很多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損耗。有機産品在生産過程中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本身抗病的能力較弱,産量相對於普通的産品來説低3到4倍,並且一但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基本全毀,沒有挽救的可能性,所以生産中的損耗率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的生産損耗率基本在30%左右;原來大部分産品是通過超市銷售,超市對於産品的外觀、規格有一定要求,達不到要求的産品進不了超市,這個損耗差不多有15%左右;到銷售過程中,由於生鮮産品的保質期很短,尤其像蔬菜類産品,當天到超市,如果晚上銷售不掉的話,基本就全部損耗掉了,這部分損耗可能要佔20%到30%。總的來説,有機食品從生産到銷售,中間的損耗要佔到60%。這就是為什麼有機産品價格高、生産難的主要原因。而走直營渠道,我的産品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並不一定要求規格完全標準,這樣至少可以減少損耗6%至7%。此外,增加直接配送又能減少15%左右的損耗,這些損耗的降低足以彌補直營所需增加的房租、人員工資等成本。”

  未來核心競爭力?

  有機農莊的發展完全依託于“有機”概念,在我國現階段,這一概念足以支撐産品的差異化水平。然而,在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有機”只是一個普遍意義上的標準,當國內市場進步到下一階段,有機農莊的核心競爭力何在?

  “以中國目前的現狀,整個農業要全部發展成有機産業非常難,需要很長的發展階段。此外,從有機角度來説,我們目前只是掌握了一些有機的種植技術,我們做的也只是一些有機的初級農産品,深加工的有機産品還未涉獵。如果做深加工,選擇性是非常大的。對於我們來説,調整産品線的難度不是技術,而是國內暫時不具備這樣的市場需求,此外,深加工對資金量的要求比較大。但是這會是我們未來考慮和發展的一個方向。”李永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