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李長安
對當前的通貨膨脹形勢,大部分的觀點認為,我國正處在一個通脹日益嚴重的週期中,物價指數偏高而且節節攀升。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的5月份以來,物價指數就開始逐步上升,去年11月份CPI同比上漲5.1%,達到近期的高點。而經過今年1、2月份的短暫回落,今年3月份的CPI再次達到5.4%,再創近期新高。
不過,對於當前中國通脹的性質究竟是什麼這一基本問題,卻是見仁見智。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和多元性出發,我們判斷,當前中國的通脹應該屬於混合型通貨膨脹。混合型通貨膨脹的概念最早由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遜和索洛提出。他們認為,混合型通脹是指由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即需求與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貨膨脹。其機理是:在現實中,通貨膨脹很難分清是由於需求拉動的還是成本推動的,比如當工資得到增加時,人們的需求也會增加,於是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也會啟動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我國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和輸入型通脹交織在一起,既有貨幣超發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動和國外輸入的因素,片面強調任何一個方面都將使調控政策大打折扣。而這也正是我國目前防通脹的任務異常艱巨、政策組合異常艱難的原因所在。
很顯然,對付混合型通脹不能光靠單一的宏觀調控政策,而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收入政策相互配合,以達到“控物價、保增長、保民生”的經濟發展目標。而且即使是某一種宏觀經濟政策的內部,也需要對調控對象加以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最大限度地發揮調控的效果。這種政策組合概括起來就是:“加息、減稅、提高居民收入”。具體來説,宏觀調控政策可以有如下選擇:
首先,在貨幣政策方面,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以應對貨幣超發的現象,同時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以減輕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壓力。應該充分認識到,加息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有效回收過剩的流動性,降低通脹水平,同時又會加重企業的資金成本壓力,還會抑制居民的消費意願。所以,在信貸領域實行“有保有壓”就顯得非常必要。在當前,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必須建立對農業生産補助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的長效機制,儘快使農業生産走出“靠天吃飯”的格局。在農産品依然佔據CPI最主要權重的情況下,保障農産品的充分供給是遏制價格暴漲、進而降低物價指數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其次,在財政政策方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抵衝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抑製作用。但財政政策也須貫徹“有保有壓”的方針。一方面,運用稅收的手段,儘快實施減稅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加強對國家産業政策扶持的和市場短缺産品的生産給予稅收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加大對民生的投資支出,變生産型政府為公共服務型政府。
最後,在收入政策方面,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步伐,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採取多種措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同時,又必須抑制政府消費支出的規模,防止政府消費對居民消費的擠佔。
總之,混合型通脹對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水平提出了更大的考驗,這不僅要求宏觀調控政策必須未雨綢繆,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政策組合,還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因為只有經濟發展走上了以內需拉動為主、靠科技創新和節能環保為主要動力的新道路,才能尋找到市場經濟的新均衡點,通脹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而且應對通脹的措施也會更科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