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夏雨
早幾年就聽説畫廊生意不好做。特別是2008年以後,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畫廊關門倒閉。當下這麼熱鬧的二級拍賣市場,似乎也沒有給畫廊業帶來多少效益。
健康的藝術市場應該是一級市場帶動二級市場。但在中國恰好相反,甚至,當下如火如荼的拍賣仍然很難帶動畫廊的生意。無論是本土畫廊還是外資畫廊,在中國好像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個中原因比較複雜,其中就有行業規範的問題。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一點是我們一直忽略的,那就是外資畫廊的作用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其實,無論你是在北京還是在上海,外資畫廊一直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資本相對雄厚之外,他們的職業素質、專業品質都值得稱道。可是,問題在於中國有中國的一套,洋人來了,大多要適應“中國特色”。可就是這個“中國特色”,制約了我們的發展。
第一個就是高關稅。中國對文化産品一直採取高關稅政策。這讓很多外資畫廊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已經在全球擴張至10家分店的世界著名的高古軒畫廊,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最火爆的時候,仍然沒有動心思想在中國內地開畫廊,今年卻在中國香港高調開張。被人問起為什麼不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老闆高古軒直言:中國內地目前的環境還不適合做生意。我想高古軒説的絕對不是市場還不夠火。稅收太高,不好操作,對於商業畫廊來説沒有利潤空間,這可能才是根本原因。
然後就是保險問題。藝術品是一種複雜的商品,其價值需要有非常專業的評估體系作保障。在這方面,中國的行業水平還有待提高。
保險行業的相對落後也對畫廊經營也造成了一定困難。據北京某大型外資畫廊負責人介紹,他們畫廊的保險需要通過國外總部在當地的保險公司投保,再委託中國的正規保險公司代理相關業務。由於藝術品價值的不確定性,使得很多國內保險公司對這個行業望而卻步。而在西方藝術品保險業,有非常規範的評估體系和行業制度。在制度上有保障才能有長遠發展。
稅收和保險只是一個表層問題,而深層的問題則在於我們對於文化産業的開放心態。
如果想加大行業規範力度,筆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應該大力引入外資畫廊。讓更多的先進的管理經驗進入中國。就像早年間外資企業的引入,無論從學習管理經驗、形成企業文化、壯大行業規模等方面對本土私營企業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經濟高歌猛進。但是,文化産業領域仍然讓外國人覺得是塊難啃的骨頭。而實際上,就這幾年藝術市場的情況看,房地産熱之後恐怕最熱的就是藝術市場了。中國有句老話叫趁熱打鐵,現在應該是把藝術市場規範這塊鐵打硬打實的時候了。怎麼才能規範?除了用心制定法律法規還要有開放的學習心態。畢竟,就藝術品市場來説,人家已經比我們早搞了上百年,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
(作者係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