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9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張昊
在雙匯發展(000895,前收盤價77.94元)今日復牌前夕,由於對“瘦肉精”事件後果難以評估,之前為雙匯出具研究報告的30多家主流賣方券商事後集體“失聲”,不願意下任何判斷。而有3家券商卻在事件發生後的短期內,快速給出了增持、推薦或買入評級的報告。
為什麼這部分券商會這麼 “另類”?一位知名券商分析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目前有基金公司因贖回問題,已經出現爆倉(持股超限),“這種制度性規定,註定了基金公司在今日開盤後必須賣出去”。
“而賣方服務於買方,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力挺雙匯,別無辦法。”
謹慎為上 主流券商集體失聲
據記者查閱,在”瘦肉精“事件前,對雙匯發展出具研究報告的賣方券商多達30余家,但值得注意是,在事件暴光後,僅有6家券商出具了對此事件點評報告。30余家賣方集體“失聲”。
某知名賣方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30余家賣方集體沉默的背後,實際上也能側面看出主流券商對該事件的態度。
該分析師認為,由於目前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的最終影響根本就無法確定,大部分賣方機構是不願意捲入雙匯目前這趟渾水中。
該知名賣方分析師告訴記者,預期樂觀的機構,它們看好雙匯最核心的判斷邏輯是 “判斷銷售恢復”,而實際上“就個人感覺而言,目前對銷售恢復判斷難以進行,而目前確實也很悲觀。”
“瘦肉精對雙匯影響與三聚氰胺對伊利影響兩者有本質的區別。首先目前市場認為瘦肉精事件沒有三聚氰酸影響大,但要明確的是,三聚氰酸是全行業的事件,而瘦肉精只是雙匯單獨個體,消費者並不是傻子,這註定了雙匯産品出問題,消費可以進行其他品牌的選擇,這也是最致命的一點。”
“其次,雙匯出事,最終責任怎樣轉移,將影響到市場後期的恢復。而且‘瘦肉精’曝光後,相比于當時的蒙牛、伊利,雙匯對終端消費‘公關’並不多,而雖然公司明確表態,重組會全力推進,但這並不是公司所能控制的。”上述知名賣方分析師分析稱。
3券商依然強推雙匯
在雙匯發展停牌的3月16日至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6家券商公開出具了”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發展影響的點評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家券商中除了華泰證券將雙匯發展評級下調至觀望、平安證券暫停對公司的評級外,國泰君安、銀河證券、華泰聯合卻在事件發生不到一個月短時間內,分別給予雙匯發展增持、推薦及買入評級。
國泰君安在4月8日出具的報告中認為,3月是肉製品消費淡季,對公司的影響沒有預想的那麼遭,2011年兌現3元/股業績承諾可能性較大,如果跌到65元以下就非常具有吸引力。認為大跌提供買入機會,維持增持評級。
銀河證券在3月15日的報告中認為,濟源雙匯産能規模佔重組後比例僅6.6%,且預計公司將做出積極處理,消費者也會做出較正面的解讀,對雙匯發展維持“推薦”評級。
在事件調查還在進行,終端市場消費者接受程度仍不明情況下,上述券商在短時間即公開對雙匯發展強烈推薦,究竟應該如何理解?
昨日,國泰君安的分析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維持公司的“增持”評級主要應從長期的時間段看,由於公司關聯交易不符合規定,雙匯重組受影響可能性不大,而濟源食品佔注入資産的量不大,即使將該工廠剝離,目前雙匯發展股價也算比較合理。
上述分析師認為,短時間內因瘦肉精雙匯發展受到影響是必然的,市場情緒導致的二級市場走勢是另外一回事,在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分析師:力挺雙匯 忽悠接盤
部分賣方在短時期內即力挺雙匯,深圳某知名賣方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沒有人買,怎麼能賣得出去?”
他認為,目前有基金公司因贖回問題,已經出現爆倉(因贖回導致持股超限),這種制度性規定註定了基金公司在今日開盤後必須賣出去,“而賣方服務於買方,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力挺雙匯別無辦法。”
與此同時,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買方分析師也持悲觀的態度。該分析師認為,持有倉位的機構預計復牌後2個跌停,而沒有持倉的機構則認為跌停可能還會更多。
“公司稱影響已經恢復70%~80%,但從草根調研的情況看,情況或許並沒有如此樂觀,部分地方超市雙匯産品依然是下架。另外對於公司承諾的2011年3元/股的業績,在理論情況下根本不會實現,因為該業績承諾意味瘦肉精事件不會對公司産生影響,但是現在的盈利預測只能按照公司承諾3元業績來測試,這就是目前對公司估值測算的尷尬。”該基金分析師稱。
該基金公司分析師認為,雙匯目前給人態度感覺有太多的不透明,對於目前的信息,機構分析師根本就不能輕易評估目前雙匯發展的合理價位。
他認為,後期公司還將面臨以下三個風險:一是目前公司對該事件的良好預期,在後期各種壓力下是否出現下調;二是全年3元/股的業績預測又是否出現下調;三是公司承諾資産注入不受影響,但具體是否發生變化仍然不能判斷。而上述三個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導致市場情緒釋放。
持倉分析
戴上“雙十緊箍”興業、上投摩根、國泰可能拋盤
每經記者 王磊
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經過了近一個月的基民贖回後,其持倉可能已觸碰“雙十紅線”。
基金業的“雙十條款”規定,單只證券市值佔單只基金凈值不能超過10%;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不能持有單一證券總股本超過10%。
作為基金買賣“紅線”,這是A股基金“分散投資”的量化硬性規定。不過由於雙匯發展被眾多基金重倉持有,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4隻基金持有雙匯超過比例超過自身凈值的8%。
興業全球視野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持有雙匯市值達6.32億元,佔其凈值比例為9.75%,在所有基金中最高。該基金總規模為64.84億元,如基民累計凈贖回超過1.61億元,其持有雙匯市值就將會超過自神凈值的10%,觸發“雙十”紅線。
而根據證監會規定,因證券市場波動、上市公司合併、基金規模變動等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基金投資不符合“雙十規定”,或者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比例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十個交易日內進行調整。
該規定對這些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來説,無異於相當於一個“緊箍咒”。
此前市場上頻頻傳出眾多基金遭遇大額贖回消息,甚至有興業旗下基金遭遇“50億元”贖回的傳聞。雖未得到相關公司確認,但基民小額贖回的發生幾乎是板上釘釘。
由於這些基金在雙匯停牌後普遍遭遇基民贖回,使得這些基金持有雙匯發展市值也向 “雙十”紅線逼近。
有類似境遇的還有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國泰金鼎價值精選、國泰區位優勢等基金,截至去年底,他們持有雙匯市值和比例分別為5.91億元(9.27%)、4.83億元(8.52%)和1.7億元(8.3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估算,贖回將觸發基金持倉在“十個交易日內調整”的金額分別只有4.63億元、8.4億元和3.38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一旦相關基金觸發“雙十規定”中的持股紅線,調整的方法只可能是賣掉超額持有的股票,這對雙匯發展股價來説,又將是一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