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如何把握通脹下的貨幣政策 周小川博鰲亞洲論壇回應金融調控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0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未設定銀行新增貸款目標,而改用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的監測指標和中間目標。這是否意味著用貨幣政策應對通脹有了新的手段和目標?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調控金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專欄)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接受了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的採訪。

  未來貨幣政策是否轉向?

  【提問】為什麼物價同比漲幅創下31個月以來的新高,環比卻下降0.2個百分點?未來政策是否有變?

  周小川解讀數據變化的原因:第一,3月CPI環比為負0.2%,説明3月物價比2月低;第二,環比降低同比上升,是基數原因造成——即去年3月物價較低,所以環比下降,同比上升。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周小川認為是季節性因素影響。我國物價季節性波動的特點是,春節過後一般物價開始走低,也就是環比下降。一般夏天過後,後半年物價環比都呈上升趨勢。今年3月過了春節這一時間節點,所以物價環比開始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和歷年平均值相比偏少。

  “總體來講,中國CPI目前偏高。因此,要採取各種方法來調控。未來調控要尊重市場供求關係,保持靈活性。立足於消除通貨膨脹走高的貨幣因素,貨幣政策已從適度寬鬆轉為穩健,即貨幣政策要適當收緊,這個趨勢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周小川説。

  未來調控空間還有多大?

  【提問】未來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是否越來越小?不斷加息是否會吸引熱錢流入,導致與實際調控效果相反?

  周小川表示,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部署今年一季度工作時也強調“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

  央行今後將把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的監測指標和中間目標,定期公佈每個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數據。今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預計在14萬億元左右。

  一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重點監測、分析的指標和調控中間量目標是M2和新增人民幣貸款。然而,由於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日趨減少,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準確反映我國實體經濟的融資規模。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超過90%,2010年這一比例下降到56%。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更降至53%。隨著融資渠道的多元化,現在開始試行把社會融資總量的目標挑出來,以利宏觀調控部門加強金融體系穩健性監測和評估,這一轉變有一個習慣的過程。

  針對存款準備金率創歷史新高,輿論認為央行未來調控空間十分有限。周小川認為,存款準備金率沒有絕對的指標,取決於不同的條件,國際經驗方面也沒有一個標準尺度。“中國多年來有雙順差因素,在應對危機時我們採取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導致流動性過多,需要收回流動性。另外取決於央行是否對準備金付息,很多國家央行對存款準備金不付息。但中國付息,因此影響的效果也不一樣。”周小川説。

  他強調,任何貨幣政策都有利有弊,利率政策也不例外。當前,國際上流動性非常充裕,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政策用得太多或太猛,可能加大熱錢、資本流入。他指出,中國是非常大的經濟體,對資金流入要看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有負作用。

  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如何緩解?

  【提問】頻繁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會造成中小企業資金緊張,未來是否會造成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周小川認為,中小企業始終存在資金鏈緊張問題,最新數據顯示中小企業融資佔比還在增加。目前確實有一部分企業貸款難,資金狀況取決於企業財務和現金流是否穩健等自身因素。

  經濟增長和資金成本有一定關係。在通貨膨脹比較高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資金不能便宜到鼓勵庫存。“如果説經濟增長適度放緩,但結構調整加速進行,這符合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周小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