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搜狐CEO張朝陽談微博:及時準確獨家是關鍵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10: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圖片來源:中國企業家網攝影:王卓)

  做企業要發揮所有的優勢,就像上戰場打仗,有武器就要用。在搜狐,有我這個出名的“武器”,那我就用唄。微博時代,其他媒體保證首發權,不限制微博首發是做不到的

  【中國企業家網】在微博直播汪小菲、大S婚禮而遭炮轟後,張朝陽出面説話了。近日,這位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做客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欄目,就此事進行了回應。同時,作為搜狐微博的“&&大哥”,張朝陽開始思考事件背後的媒體生存之道。

  影響力是件武器

  “現在是個‘微博控’,一天到晚不停在發,最多時每天近100條。”節目現場,張朝陽主動曬“功課”。除了親自發微博,張朝陽還不斷拉名人落戶搜狐微博,認真程度一如戴著記者證參與北京奧運報道之時。

  名人總是與人們的飯後談資密不可分,而報道者總免不了“八卦”之嫌。張朝陽不介意聽到這樣的評價,相反,他認為“八卦”背後,恰恰是團隊執行力的一種體現。作為微博攻堅戰的重要環節,借力名人的帶動效應進行二度圈地,成了各大門戶微博戰略的首要切入點。

  在張朝陽看來,做企業要發揮所有優勢,包括自身號召力。回國創業初期,作為國內互聯網的布道者,張朝陽接受過很多采訪,名氣也日漸上升。他發現,這是一種無形的優勢。“就像你上戰場打仗,有這個武器你就用,沒有的話就用其他武器。在搜狐,有我這個出名的‘武器’,那我就用唄。”

  張朝陽注重名人效應,並以此為搜狐微博戰略的發力點。“企業老總通過産品跟用戶溝通,但明星通過形象、語言、風度與受眾直接溝通,影響力非常大。所以我對明星很尊重,也很看重。”

  或許是留學美國多年的緣故,對於國人不願承認重視明星的心態,張朝陽並不認同。“明星能出名,能對社會、公眾有很大影響力。影響力就是牛,我就認這個。”

  微博時代的生存之道

  節目現場,張朝陽談起遭汪小菲、大S炮轟一事。他坦言,他在婚禮當天對“禁止媒體報道”與“微博上傳照片”並沒有清晰的概念。“大家都在拍照,我問蘭姐(張蘭)可不可以拍,她説沒關係,我逐漸覺得好像可以拍。”

  張朝陽認為,也許是台灣媒體擁有婚禮照片的首發權,自己的“搶拍”才被認為是“偷拍”。同時,張朝陽也講出了自己的苦衷。“粉絲都等著呢,得為他們拼命工作一把,我肯定要衝到前面拍照發微博上。”

  張朝陽透露,誤會發生後,曾考慮給汪小菲打電話。“但汪小菲肯定跟大S在一塊,我説的話他肯定馬上告訴大S,還是算了。”儘管如此,作為IT老兵的張朝陽還是從中意識到一個問題:微博時代,如何保證媒體的話語權?在他看來,擁有眾多粉絲的名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等同於半媒體。“其他媒體想保證首發權,不限制微博是做不到的。這個問題以前沒提出來,大家也不知道。”

  不久前,日本3.11特大地震引發核泄漏,中國境內陸續監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不少人擔心核輻射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一時間傳聞四起,甚至一度發生“搶鹽”鬧劇。曾主攻核物理專業的張朝陽在這一領域有不少人脈資源,在向業內專家反復求證後,他充分利用個人微博的半媒體優勢,對所謂“國內核輻射危機”的傳言進行了辟謠。

  對於民眾在謠言之下表現出的恐慌,張朝陽感觸頗深。“現在大家比較相信小道消息,反倒不相信官方消息。但是微博名人説點話、説得有道理,很多人都相信。”他意識到,即便是微博這種半媒體,在爭取忠實用戶和搶佔戰略制高點方面,及時、準確、獨家仍是關鍵。

  “媒體要對大眾負責,名人要懂得如何通過微博以及新聞去經營自己。”節目現場,張朝陽這樣總結。

  為了再造搜狐,重新入世的張朝陽加快了奔跑的速度。從搜狐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動作可以看出,張朝陽重返江湖時那句“不成功,便成仁”並非説笑。在二次創業的激情下,這個直言“本來微博沒有新浪什麼事兒”的人,正于再度發飆中重新發明自己。

  【札記】張朝陽:融資舊事

  做客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欄目時,張朝陽講述了創業初期的一件往事。在回憶這段過往時,張朝陽用低緩的語速,將紐約街頭一個無助的年輕創業者形象投射到觀眾腦中。成功只有1%的偶然性,99%來自堅持與專注,也許,這是張朝陽想表達的

  我回國後開始融資,當時國內沒有風險投資的概念,我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概念的人)。我去美國(融資),沒錢住旅館,就住同學那,在那給各種投資人打電話。去年(2010年)回美國,路過曾住過的同學家,想起了融資的艱難。(那時候)每天電話打瘋了,我走的時候,給他留了100美金做電話費。

  曾經找到過一個人,想讓他給我投資,這個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介紹的。但是我的商業計劃很簡陋,沒什麼東西,他覺得我的商業計劃不夠完備,想投資又不敢投,希望我再發展一段時間再來找他。

  (事實上)他不希望我這輪融到錢,因為我一旦融到錢就不會再找他了。他還問我是否有其他人給我投資,我上當了,告訴他有個老頭在紐約高盛(集團),這個人想給我投資,還把這個老頭的電話告訴了那個人。他剛好在紐約,就給高盛那個人打電話,約了一起吃午飯。説著説著就決定説:要不算了,咱們都別投了,讓他(張朝陽)回去再發展一段時間,等回來了再投。他們串通好了。

  然後(高盛)那個老頭讓我去他辦公室,跟我寒暄半天,問我中國發展怎麼樣了之類的問題。突然臉色一變説:我決定不給你投資了,我來告訴你電梯怎麼走,你出去吧。當時感覺五雷轟頂,他不投資會起連鎖反應,我很絕望。

  下了樓,走在紐約街頭。那時沒有手機,(在電話亭)排隊,給波士頓的律師打電話。當時很著急,抓著電話不斷問“怎麼辦”。後面排隊的人説:你怎麼打那麼長時間?我就回頭看著他,很著急,但是也沒有辦法。這段讓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也就為了融幾萬美元。

  後來,在我麻省理工學院那位導師和另外兩個教授的堅持下,他們給我投了22.5萬美元,這在當時相當於200萬元人民幣。我覺得,找到貴人相助是很重要的。真實是最省力的,從簡單的角度説,人不要活得特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