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3日 1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海通國際
海通國際
最新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已要求本港銀行提交2011年餘下時間的業務計劃及資金策略。該局將分別與每間銀行討論有關計劃及策略,並會特別注重銀行的貸款及存款增長目標、貸存比率及其他相關風險指標。
金管局發出此要求,原因是香港貸款總額于2010年按年急速增長29%後,于2011年首兩個月以年率計算的按年增長率為26%。貸款迅速增長,主要因銀行向內地公司的貸款按年大幅增加47%所致,大部份借款公司為大型國企、紅籌公司、或是由內地省政府或市政府擁有的公司。估計此類貸款中的60%以公司在內地的銀行存款作抵押,或是獲得大型內地銀行擔保。
分析及評論:雖然金管局並無發現本港銀行明顯降低其審慎的貸款批核標準,但內地貸款急速增長,難免對銀行體系産生集中風險。由於內地貸款用於香港境外,它們快速增長亦意味資金繼續自本地銀行體系流出。因此,去年本地存款增長速度未能跟上貸款增幅,導致港元及美元的貸存比率分別由2010年初的71%及32%上升至目前的81%及59%。
大型本地銀行是導致貸款迅速增長的主因,于2010年,匯豐控股(0005.HK,$83.70,買入)的香港子公司以及恒生銀行(0011.HK,$122.50,買入)的貸款帳項分別增加41%及37%。大部份其他上市本港銀行的貸款帳項約為20%或以下。儘管大型銀行的存款基礎強勁,資金足以支持貸款增長,但整體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收緊,意味小型銀行因流動性短缺而受壓。我們在香港銀行業中仍較看好大型銀行如恒生銀行、中銀香港(2388.HK,$24.70,買入)及東亞銀行(0023.HK,$32.85,買入),因我們相信此3間銀行的增長更具持續性,且資金成本仍然受控。我們將避免沾手香港的小型上市銀行,因我們相信它們在凈息差方面將面對更大壓力,惟大新銀行集團(2356.HK,$12.74,買入)屬例外,因其估值相宜,且具潛力成為並購對象。
分析員:李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