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3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李曉亮:當饅頭患上染色體病
□ 本報評論員 李曉亮
“別拿豆包不當乾糧”,這話您肯定聽過,基本和“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別拿蝦米不當海鮮”同義,屬民間俗語。平心而論,豆包似還比饅頭高級一點兒。因為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饅頭才是一般家庭首選乾糧,是居家過日子的王道。
某種程度上,饅頭粗線條地象徵著小民百姓的日常三餐。從“饅頭”上蒸出的幸福感,也大致和民眾生活觀感重合。可近來提起這茬,總讓人窩火。“傷心的饅頭”,一季季推陳出新,未有盡時。
先是幾年前鼓搗出的所謂“饅頭國標”,徹底淪為笑柄;近有年初冒出的稅率高達17%的神秘“饅頭稅”,惹人非議。業內聲音表示,饅頭稅增加著民眾負擔,不利於食品安全。企業負擔最終轉嫁為消費成本,不難理解,“不利食品安全”是怎麼具象呈現的呢?
別急,眼下就有了絕佳的觀察標本——染色饅頭。據央視報道,上海多家超市銷售的小麥饅頭、玉米麵饅頭是將白麵染色製成的。生産日期標注為進超市的日期,過期饅頭被回收再售。每天有3萬問題饅頭銷往30多家超市。
做饅頭工人直言:“食品成本太高了,沒有正規的,真材實料的玉米饅頭,百分之百沒有”。加了色素的白麵饅頭,搖身一變成了玉米饅頭,而對化完粧的好看的饅頭,工人們説“打死都不會吃,餓死都不會吃”。
這話讓人毛骨悚然,倒吸涼氣。而它早已在當地各超市紅紅火火地大賣多年!再問一句,這到底是某一家無良企業的“生意經”,還是有著某種代表性?染色添加劑是個案,還是通例?是上海一家,還是非止一域?顯然都需要獨立權威的監管部門,立刻著手調查,儘快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畢竟,民以食為天,而如上所述,饅頭又是餐桌上最基本的無可替代的乾糧、主食。其重要意義不言自明,可以説饅 頭品質,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標。而揆諸現實,卻屢現晦澀灰暗,甚至不乏黑色幽默。從“饅頭國標”的荒誕,到“饅頭稅”的混沌,再到“染色饅頭”的恐怖,這條以饅頭為路標的飲食安全之路,並非一片坦途,而是波詭雲譎,頗不太平。
幾年前,三聚氰胺領銜的一場食品危機,攪渾了乳業一池春水;瘦肉精冠名的“健美豬”事件,又讓肉製品企業信譽跌入谷底。三鹿、雙匯,都是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卻沒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而是不自覺往企業精神和行業倫理裏,摻雜了精神上的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以致食品領域亂象頻發,監管部門公信掃地,民眾整日憂心忡忡。
企業過度逐利,無視社會責任;監管不力,公共責任凋敝;行業無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毅,缺乏自凈重生能力。這些道理,已經説爛了。可現在連餐桌一角最不起眼,卻又最能果腹的民生乾糧——饅頭,都染上了怪疾,那就不能不讓人再次夙夜憂嘆了。
饅頭本該是安全無害的,所以易容化粧後的染色品,已不再是食品,而是危險品。若把饅頭比作食品安全的細胞,染色就像細胞中染色體的異變,將導致極其危險的染色體病,而更致命的是——染色體主要工作就是負責遺傳。此前食品安全的“染色體病”已有乳品中的三聚氰胺、肉品中的瘦肉精,所以衷心希望這個名單不要再無限開列下去了。饅頭安全是食品安全退無可退的一道底線,當“饅頭”也患上“染色體病”,後果或將不堪設想——可以不喝奶不吃肉,能不吃饅頭嗎?所以,千萬別拿“染色”不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