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日本地震重傷經濟 重建總耗資25萬億助推全球通脹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2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昨日,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已整整一個月之際,日本政府對外公佈了其重建計劃預算:3月11日地震及海嘯之後首階段公共救濟與重建工作所需的額外預算可能高達約4萬億日元(合470億美元),較先前的一些預測高出了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4萬億僅僅是首階段,據日本內閣府初步估計,災難後的總重建成本將達到25萬億日元之多。經濟學家認為,其中,政府必須在未來12個月內找到至少10萬億日元的資金,為部分重建努力提供資金。

  經濟學家相信,政府將很容易動用現有的資金,包括應急儲備等,來支付初期階段的額外預算。但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這個全球負債率最高的國家要找到剩餘幾輪重建工作所需的資金估計至少需要6萬億日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甚至還不包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危機可能帶來的財務成本。

  此外,日本央行為穩定金融市場和幫助災區重建,累計推出了總規模120萬億日元的一系列貨幣寬鬆政策。

  可以肯定的是,“311”地震造成的損失,以及預算龐大的重建成本,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一股新的衝擊波。

  震後一月內日本央行貨幣寬鬆計劃涉資120萬億

  日本《朝日新聞》4月10日報道稱,日本央行地震後一個月裏推出各類貨幣寬鬆計劃(包括計劃但未實施的)已累計達120萬億日元(合1.5萬億美元),這是美國二次量化寬鬆計劃(QE2)的2.5倍。

  與此同時,近日國際大宗商品和全球股市進入強勢上漲週期。其中,國際黃金期貨價格4月8日一度摸高至每盎司1476.4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探每桶113.21美元,刷新過去兩年多來高點。

  分析人士稱,儘管近期美元的疲軟走勢是此輪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重要原因,但隨著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日本災後需求和實體經濟發展無疑也將成為推高商品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3月14日起,日本央行陸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機構注入緊急資金,這是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日本首次向短期金融市場提供緊急融資,且規模要大大超過以往。

  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日本央行緊急注資規模累計達40萬億日元,而當日顯示金融機構賬面資金總量的日本銀行存款準備金也已超過44萬億日元,刷新2004年3月創造的最高紀錄。另據日本央行4月4日披露的數據,該行今年3月份基礎貨幣為112.7432萬億日元(約1.3387萬億美元),同比增16.9%,增幅創過去七年零五個月新高,而總量則創五年零兩個月新高。

  此外,日本央行還宣佈擴大去年10月份公佈的金融資産購買計劃,由35萬億日元增加至40萬億日元。4月7日,該行還推出1萬億日元的特別貸款計劃,用於激勵受災地區銀行向當地日企提供貸款資金。

  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央行及時且有效地擔當著最後貸款人和災區重建資助者的角色,這為日企災後建設和生産恢復,以及消費者信心的重拾奠定了一定基礎。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日本央行貨幣寬鬆政策的資金大多只用於國內,並不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産生太大影響。相反,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劃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更巨,因商品價格多以美元計價。

  但擔憂的聲音也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