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紅周刊》特約作者 林松立
大盤在3000點附近上竄下跳,不少人又開始對牛市心馳神往了。
但實際上,對比周邊股市,A股的表現真是讓人沮喪。標普500從600多點都衝到1333點了;“金磚四國”更是不用説,俄羅斯和巴西的股市都已經創新高了。而回顧這兩年多的中國股市的表現,八個字可以概括:跌幅最大,反彈最差。都兩年了還在3000點掙扎,比來比去,也就比那個快要破産的希臘強一點。
股市表現差的另一面卻是我國經濟增速全球第一,這種“經濟強,股市弱”的現象,確實足以令投資者疑惑的——不是説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麼?
再把時間拉長一點看。2000年6月份,上證指數接近2000點,今天是3000點,整整十年才漲了50%。同期,我們的GDP從2000年的10萬億不到漲到現在39萬億多,廣義貨幣也從2000年的13萬億元飆升到現在的73萬億元。市場人士到處尋找“經濟強、股市弱”的原因,很多人在經濟預期上找問題,可是,經濟預期再差,也不應淪為與快要破産的希臘平起平坐啊。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不在經濟,還在於投資的根源——估值。全流通後,股市供需格局的徹底改變,使得原來股市的高估值完全失去了支撐基礎。
2005年至2007年這三年,股改啟動,但那時只能算是偽流通時代——大部分上市公司還沒被解禁,市場新增的供應量並不大。而在2008至2011年股市才真正進入全流通時代,大小非在股票價格遠遠脫離內在價值的情況下,必然選擇套現,猶如現在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除了大股東(大股東很難套現),其餘股東基本上是一解禁,立即全部套現出逃。
用中國石油來説明這個道理,最恰當不過。中石油上市第一日定價48元,這樣的高估值就已經決定了它未來五到十年的走勢——它的惟一齣路就是下跌,不管中石油未來業績增長如何超預期,股價也只能下跌,以十年時間來看,中石油業績即使能翻個幾倍,股價卻很難超越48元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