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葉檀: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切斷利益鏈條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0日 0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中國證券市場糟糕的不是市場化,而是利益鏈條下的偽市場。要解決新股發行、並購估值等一系列難題,不從切斷利益鏈條著手,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而回到行政窗口定價,由政府指導價格,更是錯得離譜,讓證券市場一步退回徹底的行政主導體制。

  4月8日,由中國證券業協會、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新股估值定價研討會”在深圳召開。在會上,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表示,建立公平的估值定價環境,首要的工作是從制度上切斷新股發行過程中的利益鏈條,防止潛在利益衝突的惡劣影響,可謂是點到了要穴。

  我們一直抱怨券商給擬上市公司塗脂抹粉,不僅因為券商看中了承銷或者保薦費,更因為現在還有了更密切的利益關聯,就是券商直投或者保薦人個人投資,一二級市場幾何級數的溢價,才是這些仲介商真正追逐之兔。到目前為止,以三高發行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或者能夠看到券商直投的身影,而在進入項目上市前半年才開始所謂“風險投資”哪是真正的風險投資,説白了就是利益輸送行為。

  目前已有20多家券商先後獲得了直投業務試點資格,並紛紛成立了各自的全資子公司,例如國信弘盛、華泰紫金、海通開元、國泰君安創新分別為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旗下的直投公司,根據規則,券商直投業務範圍被限定在Pre-IPO,即只能對擬上市公司進行投資,並且“投資期限不超過3年”。這使得券商必然成為摘桃者。

  2009年和2010年全年分別有9家和12家有券商直投公司背景的企業上市,2010年全年實現退出的12起券商直投案例獲得了平均5.72倍的賬面回報。較高的有中信證券的機器人和神州泰嶽直投項目。根據華融證券發佈的研報,以2010年11月30日收盤價計算,中信證券在這兩個項目上的收益率分別高達1106%和1071%。 2008年6月和2009年5月,中信證券全資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資分別動用2560萬元、2772萬元,以8元/股和13.2元/股的價格認購了機器人 320萬股、神州泰嶽210萬股權益。2009年10月底,機器人和神州泰嶽聯袂在創業板上市,一年之後首發限售股解禁。進入2011年,國信弘盛、金石投資、廣發信德和國元股權投資4家券商直投公司各自投資的7家公司均成功過會。與市場化PE11.30倍的回報相比,券商直投收益較低,但這一事實的背後是券商直投的風險也較低,同時直投項目的高價發行讓普通投資者付出了代價。

  只要成為利益共同體,仲介機構與上市公司必然沆瀣一氣。律師事務所為了費用,會計師事務所視上市公司為大客戶,券商更不必説,而律師與會計師跟投的也不在少數。表面上,A股的監管之嚴世所罕見,實際上,在利益的刺激下,多數監管都形同虛設。所以,才會出現類似立立電子、勝景山河這樣匪夷所思的案例。只有把利益鏈條切斷,才能從根本上切斷仲介機構塗脂抹粉的衝動,類似于券商直投加保薦這樣明顯荒謬的制度,必須改變。

  A股市場化程度不高,權貴身影如幽靈般時時閃現,此時加上券商直投等刺激利益共同體的制度推波助瀾,道德風險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市場出現的結果必然是股價畸高,或者破發後崩潰。在A股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幾輪破發、暫停新股發行這樣的鬧劇。這不是市場化之害,而是偽市場化的惡性圈錢之害。

  切斷利益共同體,讓各機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非常重要。如陳東征所説,建立獎優罰劣的監管機制,淘汰報價質量較差的詢價對象,提高詢價對象整體報價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建立紅黑榜,被市場質疑、出現離奇保薦的機構,數次上黑榜之後,必須有相應的懲戒舉措,否則上市會變成業績加人情的大比拼,各地方政府“跑部錢進”到部委爭項目,而券商則是跑步到監管者、發審委處進行遊説。這樣的現象還少嗎?

  王亞偉的建議值得考慮,新股詢價應覆蓋到80%以上的詢價機構,主承銷商應該拿出大概相當其承銷金額的3%,按詢價結果購買所承銷股票。筆者建議更進一步,讓高報價格者以自己所報的價格購買新股,用資金實實在在地體現什麼叫責任自負。這部分高出市場價的資金可以成為證券穩定基金的來源。

  建立切斷利益、價格自負的體系,為了自己的利益,詢價機構與仲介機構也不敢胡作非為。激勵制度的改進是新股發行改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