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0日 0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李志林博士
進入4月份,股市以連收四陽,第三次終於連續三天有效攻克了3000點。但是,攻3000點靠的是大盤股“空中轟炸”,但站穩3000點並且再往上拓展,則要靠“地面部隊”。
大盤股有修復過低估值需求
一線大盤股僅能擔當防禦性適當進攻的角色。近期,輿論一再看好大盤股,“二八風格轉換”聲不絕於耳,甚至認為,2011年全年將是大盤股的天下。我不敢茍同。
一是今年調結構,抑過剩,適當放慢經濟增長速度的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決定了傳統産業的大盤股不可能出現像2007年那樣的大牛市才有的進攻性行情。二是在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回歸穩健、M2和新增貸款大幅下降、央行已4次加息、9次提準備金率的情況下,市場的流動性大不如前。試問,在去年適度寬鬆下的大盤股都沒有行情,今年回歸穩健後又怎麼可能爆發大行情?
三是在市場未來9個月將平均每月擴容融資1000億元、新三板、國際板呼之欲出的壓力下,基金又幾乎滿倉,大舉推高大盤股的資金條件不具備,近期滬市始終只有1400億—1700億元的成交量,已表明這一點。
因此,大盤股只具備修復過低估值的需求,只能吸引為博取其紅利為目的的産業資本、機構參與防禦性投資,或市場在指數衝擊重要關口時形成合力推高的工具,只能是階梯式地上臺階整理搭臺,而缺乏持續的主動性進攻能力。因此對大盤股行情不能過於奢望。
二線藍籌股是中流砥柱
二線藍籌股將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從1月份的高鐵、水利、農業板塊,到2月份的機械、化工板塊,再到3月份的地産、有色、煤炭板塊,主要是二線藍籌股在活躍市場。它們或符合政府的産業振興、區域振興的政策取向,或受益於通脹預期。但是,由於日本大地震、利比亞戰爭和加息、提準備金率,這些板塊都沒達到火爆程度,而只是輪番、有限上漲,各領風騷若干天。進入4月份,憑藉良好的年報和一季報,這些二線藍籌股將會有承上啟下的表現。上,可以支撐大盤股護盤搭臺;中,因其業績優,估值低,有的還有高送轉,具備上漲的動力;下,可以提升新興産業的中小盤股的空間,更因其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便於場外內新老機構的吞吐。
中小板、創業板是金礦
調整充分的新興産業的中小盤股將重放光彩。由於前期創業板中小板新股的發行市盈率離譜,80倍—100倍比比皆是,泡沫甚多,遂引發新股上市後的破發潮,使創業板、中小板股價普遍重挫10%—30%。但是,現輿論仍稱“創業板平均市盈率仍高達55倍,還要跌20%—30%”,這就未免是偏見了。其實,經過幾個月的深幅調整,在創業板中,可以找到許多估值40倍左右、10送10的小盤高成長股;在中小板中,可以找到許多估值在30倍左右,10送10的小盤成長股;在主板的高科技股中,可以找到許多估值20倍—30倍、10送5至10送10的高成長股。
然而,現今整個市場似乎忘記了:今年乃至今後5年,中國經濟和股市的持久熱點和希望,乃是十二 五規劃所側重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調整充分的、有一半以上被錯殺的新興産業的中小盤股,才是市場最有投資價值的品種;目前中小板、創業板中已“滿地是金礦”。4月份,只有中小盤股在分化後重新崛起,才是市場最能凝聚人氣、最具財富效應的板塊。
在大盤股“空中轟炸”後,只有靠中小盤股與二線藍籌的“地面部隊”輪番進攻,參加“合圍”,才是3000點上拓展行情的關鍵。行情能走多遠,取決於新增資金進來多少;新增資金的進場,取決於市場有沒有持續的賺錢效應;市場的賺錢效應,取決於優質含權的新興産業中小盤股能否再現輝煌。總之,離開了85% 以上的中小盤股的“人民戰爭”,春生行情將形同虛設。
本週任務3030點上方
四月股市仍具有上行動力。從外圍股市看,美國歐洲股市均已收復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高點,香港股市也收復了80%的失地,連災難重重的日本股市都走得比中國強。由於美聯儲宣佈年底前不可能加息,所以國際股市還有進一步的上升空間。這對於仍處金融危機前高點半山腰之下的中國股市,是一個強力的促進。從國內政策看,雖然CPI仍會走高,但是,市場對政府用貨幣、財政和行政手段將全年的CPI控制在4%抱有信心。這樣,本次加息到3.25%,即便不是最後一次,也是最後第二次,因為歐美各國都保持著1%—1.5%的負利率。
所以,近期的接連上漲,就是對控通脹和CPI出現拐點做出的提前反映。從市場層面看,目前的估值只有十六七倍,是20年股市春生行情中最低的水準,大中小股票都具備投資價值,在目前什麼都在漲價的情況下,股市沒有理由不漲。相信隨著市場財富效應的累積,33萬億居民存款和50多萬億金融機構存款,以及巨大的炒房資金,必將投入到股市“修復估值”的春生行情合圍戰中。四月股市開局良好,呈現“人間四月天”的景象。本週的任務是在3030點上方能連續收盤,就有望朝更高方向挺進,個股行情將更為精彩。
(作者係現任華東師範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