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坐失七年之限 中醫藥將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23: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4月1日開始,我國中藥可能會徹底失去歐盟市場。

  2004年3月起,歐盟出臺了《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序令》,給以食品、保健品甚至農副土特産品名義進口的所有草藥設立一個“七年之限”,想繼續留在歐盟市場的企業必須在2011年3月31日前達到註冊標準。

  截至2011年3月31日,中國沒有一家企業完成註冊。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中醫藥可能面臨在歐盟市場退市的風險。白白將這個年銷售額上百億歐元,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藥市場拱手讓人。

  醫信橫通總經理馬寶琳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不註冊是考慮到投入産出比過低,不值得。而且是當期投入和很長一個時間段內的産出預期,這個時間段可能是十年八年。

  同仁堂國際公司副總經理郭桂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申請註冊的費用太高了,僅請仲介曝光品種的費用就高達27萬歐元。

  申請費用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難以達到申請標準。“歐盟要求出口到歐盟的中藥,需要提供在國內使用30年以及在歐盟使用15年的證明,但是目前即使是同仁堂這樣的醫藥老字號都無法拿出相關的證明。”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7年的過渡期裏沒有一家企業能完成在歐盟註冊,可以説是個悲劇。按照歐盟的規定,4月1日以後將恢復正常的註冊程序,意味著一款中藥的註冊成本將從1000萬元激增至10億元。這對於中藥企業來説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説,中醫藥在歐盟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而且歐盟也不能阻止在一些非法渠道進行的中藥交易。但至少那件合法的“外衣”沒有了,也為進一步發展“製造”了巨大障礙。

  “也許有人認為,現在中成藥在歐盟的年銷售額也就一兩千萬美元,就算不出口也無所謂。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與原料藥相比,只有中成藥最能體現中藥的製造水平,也最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如果中成藥在歐盟變成黑戶,那將是中藥出口的一大倒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激動地對媒體表示。

  在企業無解的情況下,國家或者協會應該把這個重任擔在肩上。同仁堂國際公司副總經理郭桂芹表示,國家應該委託商會或者協會把註冊的東西擔起來。國家可以把企業準備的認證費用交給協(商)會,由它們來負責産品註冊。

  國家還應該加大中醫藥文化的海外宣傳力度,幫助企業獲得西方人的理解和認同。“由於文化差異,我國中藥很難得到西方人的理解和認同,設置的技術壁壘很多。絕大多數中藥只能以食品添加劑的形式出口,能以藥品形式出口的只有復方丹參滴丸一種,出口地也只有美國一家。”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委會理事長王衛權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王衛權表示,我國中藥宣傳和出口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初期,可以把重點放在與西方醫藥文化理念相近的品種上。例如,單方提取的丹參注射液、黃芪注射液,以及復方丹參滴丸等。重點的人群可以選擇當地的華人,讓他們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中藥。

  馬寶琳也表示,中藥是否會真的從歐盟退市,要看當地歐洲人對中醫藥的認可程度,或者説是忠誠人數的多少。人數多了,中藥就會從健康問題變成政治問題,當地政府自然要改變態度。

  與此同時,中藥企業也要勤練內功。郭凡禮表示,中藥生産企業需要從自身出發,打破“小、散、亂、差”的格局,對整個中藥行業進行升級改造,讓中藥生産走上精製之路。

  “必須謹記的一點是,中醫藥進軍海外要堅守中醫藥特色,不能一味迎合西方標準。中醫藥是哲學,西醫藥是所謂的科學,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完全按照西方標準去改造中醫藥,只能使中醫藥走向滅亡。”馬寶琳提醒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