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並網標準提高 風電企業有進有退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2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記者 周洪博 北京報道

  在經歷了2010年“裝機容量世界第一”的繁榮後,風電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近日,由電監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和國電龍源集團共同起草的風電並網技術國家標準目前已上報電監會,並將於四月中下旬經最終審定後向社會公佈。

  據了解,新標准將取代國家電網2009年公佈的《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並新增對於風電機組並網以及風電場接入電網的技術要求,如動態無功/有功補償技術以及低電壓穿越技術等。

  低電壓穿越技術成門檻

  低電壓穿越是指當電網發生故障或擾動引起風電場並網點電壓跌落時,在一定電壓跌落的範圍內,風力發電機組能夠不間斷並網,從而為電網的自行調節贏得時間。對於此項技術,電網方認為是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的最大保障。

  但風電機組廠商對此技術卻持排斥態度。“這項技術和風電並網沒什麼直接關係吧?恐怕還是電網方不願意接受。”一位不願具名的風機製造商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加裝低電壓穿越技術設施將為每台機組增加至少20萬元的成本。新國標要求風電場須具備風電功率實時預測能力,這一要求將給國內每個風電場增加近60萬元的成本。

  從目前我國的風電整機現狀來看,能夠達到上述標準的整機製造廠商不超過10家,只有金風科技、華銳風電已經完成了單個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的現場實測,並通過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測試。

  “由於之前國家並沒有對風電機組提出低電壓穿越等相關技術要求,因此國內大部分機組並不具備這個能力。新標準一旦出臺,將會使風電行業上中游環節的成本增加。”上述風機製造商如是説。

  從價格大戰到技術為王

  近年來,風電整機製造的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截至2010年底,中國全年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82.7萬千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2008年國內的風電整機報價為6500元/千瓦,到2009年一下降到5400元/千瓦,近期幾次風電特許權招標中,1.5兆瓦單機價格已經降到每千瓦4000元以下了。”上述風機製造商表示,國內整機廠商起初對風電行業盲目擴張投資,最後不得不靠價格戰出納風機産品。

  在中國風能協會副會長施鵬飛看來,風電並網新國標的出臺,表明國家對風電産業發展從注重規模轉變為注重技術與質量。施鵬飛預測,受國內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未來國內風電機組價格的下降空間將變得十分有限。

  事實上,就整個産業而言,我國的風電裝機製造水平也亟需提升。去年1月24日,寧夏天凈神州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一台東汽風機倒塌。此後,華能通遼寶龍山風場的東汽風機、遼寧淩河風電場的華銳風機、大唐的山西左雲風場的風機先後出現倒塌。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發電機、葉片産能已能滿足國內風電産業的需要,但部分關鍵設備仍有不足,多靠國外進口。

  “並網標準對風電場發電質量的要求會轉嫁給風機設備企業,這就對風機設備企業的産品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國內風機製造商將由此前的價格戰術轉為技術比拼,這也將為風電場接入電網提供技術解決方案。”上述風機製造商坦言。

  風電企業將有進有退

  目前,國內從事風電設備製造的企業約80多家,像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三家國內巨頭就佔據了60%的市場份額,剩下40%的市場份額也被明陽風電、運達風電、湘電風能、上海電氣等較大風機企業瓜分殆盡。對於小企業或新進入的企業而言,已經毫無市場競爭力可言。

  在施鵬飛看來,一台機組目前的市場售價上千萬元,每台增加20萬元成本並不算多。特別是對於像華銳風電和金風科技這樣每年裝機數量達上千台的龍頭企業來説,影響更有限。“但對於像許繼風電、沈鼓這樣的裝機僅為幾臺或幾十台的新進入企業來説,影響就大多了。”

  目前,國家已對新上馬的風電整機生産企業加強了嚴格審批,2.5兆瓦以下的風機可能要面臨信貸方面的約束。較早從事風電研發的哈空調近日已宣佈退出風電研發。他們認為,國家産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如果繼續從事風電業務,風險較大。

  對此,中投顧問研究員李勝茂認為,一兩年之內,國內風電整機行業將迎來一輪整合期,廣大中小風電整機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