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0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汪琳
儘管在學術界擁有明星般的號召力,但張亞勤的名字並不為大眾熟知。他12歲考入中科大,被視為“神童”;31歲成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最年輕的院士,被稱作“技術天才”。
1998年,33歲的張亞勤受邀回國,與李開復(微博專欄)一起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後為微軟亞洲研究院)。此後,他一直擔當著掌舵者的角色。2010年1月,微軟宣佈將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升級為亞太研發集團,張亞勤也完成了從科學家到管理者的蛻變。
《21世紀》:您總結了五條“IT管理方程式”,你最有感觸的是哪一條?
張亞勤:比如説我説1+1≥3,聽起來很簡單,其實有一種想法或者有一種理念。合作很好,但每次合作都有代價。如果我們的合作是1+1>2,那我們應該合作,如果我們的合作是=2或<2就不要合作。因為合作要很多精力去溝通、磨合,結合肯定讓雙方變得生活更有趣,更豐富,而不是加起來是一樣的,還是原來兩人單獨時候是一樣的,這是對合作的負面理解。大部分合作都不是1+1≥3。
《21世紀》:怎樣為不同的人創造不同的環境?
張亞勤:有些科學家不愛跟人打交道,要儘量減少他的社會活動,不要讓他做經理,給他充分資源自己好好做研究。有一些人可能對管理感興趣,可以給他一些團隊。還有些人可能對運營比較感興趣。包括在我自己的團隊裏面,有一些人是屬於很自覺性的,有些人是屬於壓力型的。對不同的人方式不一樣,最後達成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沒有一種絕對正確的方式。真正一個好的企業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每個人身上都充滿能量,也不需要老加班。
《21世紀》:這種寬鬆的環境適合擅長自我管理的人,對於新人來説如何適應?
張亞勤:現在微軟亞太集團也有mentor機制。除了你所在團隊之外,至少會有一個人,會做你的“導師”。這是一個制度,因為你剛加入團隊時需要有人帶你,這個是肯定的。這個“導師”用自己做事的方式來影響你。更多是對你工作之外的指導,比如説你和老闆有什麼問題,和女朋友有什麼問題可以問他,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幫助你。
《21世紀》:你曾經扮演科學家+商人的雙重角色,甚至還去哈佛商學院進修過管理學,有沒有令你印象比較深刻的導師?
張亞勤:其實我之前就去過(哈佛)。管理方面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是GE的傑克 韋爾奇。他是當時桑納福公司在那邊的大老闆,是他把公司剝離出來的。我們一塊吃早飯,當時他講了管理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管項目,第二個層次是管人,第三個層次是管perception(認識/觀念,感覺/知覺)。其實中國人講的道,最後做到並不是在管那個人,管那個項目,其實是管一種勢態。當時我直接的老闆公司的CEO(吉姆 卡恩斯)就説,不同的視角值100個IQ點。人從不同的視角産生有不同的IQ。所以有的時候不管是做科研的時候,還是與別人合作談項目,換一個角度完全有一種新的狀態。
《21世紀》:您提到要為人才創造快速發展機制,該怎樣理解這種機制?
張亞勤: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不同的機構不太一樣。宏觀來説,“快速發展機制”是指找到合適的人才,給他提供好的環境,然後他們就可以裂變,聚變,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質。另一方面,公司給每個人提供的是一種可能性,一種期望,一種動力。對於每個做研究做産品的人來説,最大的願望並不是給他更多的錢,最重要他做的東西馬上被成千上億的人去使用。做出來的東西馬上可以變成産品,馬上可以使用,可以改變世界。這種成就感,自豪感將來是不言而喻的。
《21世紀》:對於高科技企業的管理者,你還有哪些建議?
張亞勤:要放權,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弱點,要找團隊和你去互補,比如説我感情用事,面對衝突時應對能力差一些,團隊裏面有互補的成員,就能形成一個很強的團隊。就想打美式足球一樣,每個人把關自己位置就好了。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並且要信任你的員工。我們在做管理決策的時候,都是大家商量,可能90%個人意見談談達成共識,10%不能形成共識的也能把想法、觀點都談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