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黃鍇
儘管網購商品的價格、品質與店內零售逐漸趨同,但電子商務在今天依舊無法提供實體店內的“顧客滿意度”。比如,顧客無法確定一件衣服是否合身,也無法就款式聽聽好友的評價,這使得不少用戶在最終購買前猶豫再三,並很可能取消虛擬的“購物車”。
利用社交媒體與新興技術,或許可以克服網絡購物中的部分障礙。不久前上線的3D電子商務網站“開心淘開心”,正試圖用倣真的網絡購物體驗改善這一問題。據悉,開心淘開心將網絡購物融入到了3D的虛擬社區中,在這裡,每個商店的擺設都參照實體店舖進行設計,包括店舖的櫥窗、貨架的陳列、商品的展示等,店內還設置了虛擬導購員。更為關鍵的是,網站將遊戲、聊天的功能整合進去,用戶可以在線上結伴逛街,打開對話程序後,就能讓好友加入在線決策過程。
這種電子商務與社交媒體的結合,可以看做是“社區化商務”的一個典型。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社區化商務是指用社會化媒體來增加網絡銷售過程中的人際交流、互動與用戶參與。事實上,電商企業的SNS化趨勢並不難理解:隨著人際交流産生的口碑營銷,社區化商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困擾電商企業的核心問題:新客戶獲取成本極高,忠誠度及轉化率卻較低。
一直以來,傳統的電商企業往往依賴搜索引擎與在線廣告獲取客戶:購買流量與低價策略,向來是電商最為基礎的生存方式。即便是亞馬遜和eBay,仍然需要在廣告和促銷上做大量投入。國內不少B2C公司更是缺乏自身的用戶平臺,在網絡營銷時只能購買地方性的用戶資料,並通過數據庫營銷的方式提升訂單量。
“廣告—流量—銷售轉化”的模式已持續多年,直到SNS的出現使B2C公司意識到,既然有了流量和關注,為何還要不斷地砸錢做著流量搬運工作?要知道,互聯網上有著最好的內容提供者——用戶,只要讓用戶間形成口碑傳播,那公司便能減少對其他媒體的依賴,節約推廣的成本。
研究已經發現,相較于廣告,社交媒體可以帶來更為優質的流量,且更有爆發力。從國外新近發生的變化看,Facebook正不斷開發針對零售網站的功能服務,譬如Facebook Deals,使人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喜好和最新買到的東西,並獲得好友的建議。
與此同時,不少B2C網站與傳統零售商紛紛開通了基於Facebook的網店系統,一種模式是將好友引導到網站本身,另一種則是建立購物全流程都發生在Facebook上的獨立網店。值得一提的是,根據Hitwise的數據,去年年底Facebook的流量一度超過Google,預示著以人際交流為基礎的互聯網入口,正在超過搜索引擎,成為互聯網的首要入口。
進一步説,當下的電子商務只是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商品的匯聚,但在數據庫分析及消費者的互動上仍是模糊的。消費者可以和網站互動,但消費者之間卻無法互動,這就限制了人際傳播的作用,無法徹底地放大營銷效果。實際上,社區化商務的模式如果運作得當,可以促進用戶的分享、傳播和評價,並形成具有規模的消費者社區。一個明顯例子是,豆瓣上曾經有兩個非常火爆的活動:一是“交流最近想入手的小物”,二是“買完我就知道物超所值了”。不少用戶上傳想要買的或是已經購入的商品照片後發現,自己想買但不知道去哪兒買的東西竟然有人給出了購買鏈結;而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甚至引起消費者自發成團,有的淘寶賣家莫名其妙地由於大規模團購火了一把。
但不得不説的是,儘管社交媒體加電子商務的“錢”途可期,要真正實現這種創新卻並不容易。畢竟,SNS最初的動機是“與他人建立緊密聯絡,了解聯絡人的動態”,與朋友分享生活中的樂趣是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的初衷。如何將聚攏來的人氣穩定並實現轉化,使之成為電子商務中商業關係的目標,電商企業還只處在摸索階段,沒有絲毫經驗。而這種轉化,是否又會破壞原來的網絡友情?
在此基礎上,通過用戶間交流産生的銷售額,與廣告導入的流量帶來的銷售相比,眼下還不值一提。換言之,“廣告—流量—銷售轉化”的模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動搖。幾週前上線的社會化營銷平臺“凡客達人”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比起去年在媒體上火爆的“凡客體”,凡客達人卻遲遲缺乏引爆的話題,這一定程度上説明,相較于廣告投放,當下利用SNS捧紅一個用戶的速度顯然還是太慢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幾年內,社交媒體在網絡零售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畢竟流量能靠砸廣告買來,但口碑營銷所産生的品牌忠誠度卻無法買到。網絡商店能否更加貼近消費者,取決於管理者願意在增加個性化服務方面投入的時間、技術和資金。如果你還沒進入這個領域,那麼註定就要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