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年報披露900家上市公司處置資産損失50億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2日 07: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信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已披露年報的900余家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這些上市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超過50億元,部分公司去年利潤受到影響。不過,少數公司處置得當,也獲得了不菲的現金。

  分析師認為,一般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産會對公司構成增加現金的正面影響。但這也要具體分析,像去年部分上市公司響應政策而淘汰落後産能及設備,即使處置資産一定時期內對公司利潤構成負面影響,但長期看應視為利好;但如果公司是迫於現金緊缺而臨時“割肉”,出售公司旗下的優質資産或經營盈利性資産,則對後期利潤構成不利影響。

  去年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50億元

  巨靈財經統計平臺顯示,目前900多家已經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去年處理非流動資産凈損失超過50億元。其中,僅特變電工一家,去年處置非流動資産凈損失便達到5.53億元;中石化在此項上,去年損失超過2億元;雲天化、中國神華、包鋼股份等公司,損失也過億;損失較重的(超過5000萬元),還有中國中鐵、廣深鐵路、上海醫藥、上海電氣、攀鋼釩鈦、山東海化和東北制藥等。

  而2009年年報顯示,當年接近1400家有數據披露的上市公司,累計處置非流動資産的損失為73億元。已經暫停上市的*ST丹化,以及寶鋼股份、中國神華、福耀玻璃等上市公司損失較為嚴重,超過了2億元。

  不過,少數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産取得正收益,如宗申動力、中煤能源、天房發展、深高速、武漢健民、上海家化、永安林業、四川聖達、*ST偏轉和國電南自等。宗申動力從中收益1288萬元,中煤能源收益超過700萬元。

  迫於節能減排及淘汰落後産能需要

  從數據排行可以看出,損失數額較大的公司,多為能源、金屬、造紙、鋼鐵、石油化工等污染較為嚴重,或者急需淘汰落後産能的行業公司。去年,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産能的號召,這些公司在處置非流動資産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2009年度,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較多的,有鋼鐵行業的本鋼板材、河北鋼鐵、寶鋼股份等,能源板塊的華能國際、冀中能源、中國神華等,玻璃行業的南玻A、福耀玻璃等,化工行業的南風化工、ST丹化等等。2010年度,這些行業的公司也依然排名居前,如石油化工行業的中石化、雲天化,能源板塊的中國神華,鋼鐵行業的寶鋼股份等。2010年度,金屬行業不少公司,如紫金礦業、江西銅業、攀鋼釩鈦等,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也在600萬元以上。兩個年度中,中國神華、寶鋼股份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都超過億元。寶鋼股份去年營業外支出為1.79億元,其中1.33億元是處置非流動資産,佔了營業外支出的74%。

  主營磷化工産品的興發集團,去年就因處置固定資産影響了公司的利潤增速。公司為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和技術改造,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不得不調整了工程項目、産品結構和生産工藝技術,由此公司及子公司拆除和更換了部分落後、陳舊的房屋設備,處置固定資産一共花了4737萬元。這部分損益計入營業外支出,對去年每股收益的影響約為0.10元。

  分析師認為,雖然是為了響應政策的需要,這些公司在淘汰落後設備和技術升級改造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一定時期內會對公司利潤構成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利於增強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提升公司的産能,應視為一種長期利好。

  割肉扭虧對以後利潤構成負面影響

  不過,不同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産的目的不可同日而語。部分公司是出於節能減排更換和升級生産設備的需要,但更多的公司處置資産的目的是迫於當前“很差錢”的處境,為了獲得更多的現金流才“割肉”的。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ST公司中,不少ST公司靠處置資産獲得現金而扭虧。僅去年,就有66家ST公司,依靠處置非流動資産回收現金。

  *ST中葡去年處置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他長期資産收回的現金凈額達到了4.5億元。在去年12月,公司相繼出售了旗下經營的多個葡萄酒廠、出租葡萄酒廠的部分機器設備,以及將公司持有的新疆新天房地産開發公司的部分股權轉讓出去,僅處置葡萄酒廠及新天房地産這兩項,就分別獲利4.5億元和2.21億元。並通過免息等手段,公司實現了凈利潤0.76億元,成功保殼。但從去年的主營構成看,公司在酒業上的經營和房地産的投資,分別取得了1.57億元和693萬元的營業利潤,其中酒業經營毛利率達到43%。如果説出售房地産投資副業是為了剝離副業,從而集中精力經營葡萄酒無可厚非,但出讓葡萄酒廠及部分生産設備這些盈利性資産就未免有些可惜。

  *ST阿繼去年處置資産收回的現金凈額達到了2315萬元。去年底,光是公司出售北京的房産,轉讓價格就達到了2050萬元。去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1954萬元,而營業外的收支凈額為2317萬元,依靠營業外收入得以盈利,從而在今年成功摘星。

  去年處置非流動資産超過億元的,還有ST三星,*ST夏新、ST輕騎、ST黃海等。但像ST輕騎這樣的公司,僅僅靠處置資産已無法彌補財政缺口了。去年,公司營業外收入為1.4萬元,主營收入為13.4萬元,但扣除其他費用後營業利潤為-2.13萬元,累計凈利潤為-6635萬元。

  在分析師看來,這些ST公司都是在現金流處於極其緊缺的情況下,才會大量處置增值潛力巨大的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産或盈利性生産所用的設備的,但這些行為都會對以後公司的利潤構成負面影響。

  大型國企處置資産回收的現金不菲

  與處置資産造成的損失相比,上市公司靠處置大量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它長期資産回收的現金更加不菲。一般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産,對公司構成增加現金的正面影響,尤其是大型國企,憑藉雄厚的資産回收了不少投資收益。去年,1105家公司一共在上述項目上回收現金凈額501億元,大大充實了公司的現金流。

  這點在中石化等公司身上可見一斑。雖然中石化去年在固定資産清理一項上損失了2.53億元,但處置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他長期資産,回收的現金凈額高達161.45億元。去年,中石化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707億元。像中石化這樣資産雄厚的上市公司,往往通過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等投資活動,為公司增加了不少現金流。現金流並不缺的一批“中字頭”國企均是如此。中國銀行去年在上述幾項上,回收的現金凈額也達到29.77億元;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太保等國企,回收的現金凈額也在1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