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2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范曉曼
滬指上周曾衝高至 3005點,一時間,市場瀰漫着藍籌將起,二八轉換的利好情緒,投資者似乎在市場中看到了超越3000點的力量,已經有重倉金融、地産板塊的基金明顯地獲得收益,市場最活躍的有色金屬在稀土和黃金相關股的帶動下也出現大幅上漲,激發了投資者更大的熱情。
連久已失聲的“基金一哥”王亞偉也對市場放言,大盤藍籌股風險釋放已很充分,將對穩定市場發揮一定作用,調整充分的房地産股也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
難道2011年這頭慢牛,真的要來臨了嗎?果真如此的話,那的確讓人怦然心動!很顯然,2007年顛覆性的大牛市,咱們是“被投資”了一把,這次是否該做個“備投資”者呢?
是的,我們有理由、有能力來選擇做個理性的投資者。4年過去了,其間對於資本市場中的起起伏伏,投資者大多已經釋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認知到錢是不會信手拈來的。
投資從來都不是靠運氣,好運更青睞於有準備、有技術、不靠消息面、紮實研究,並果斷出手及時平倉的投資者。當然,耐得住寂寞、相信股市的財富效應是很重要的美德,假設再趕上股市上行的機遇,放大數N倍的財富就離你不遠了。
首先咱們要儲備好投資品種,等待這一波行情的到來,果斷出手,及時斬倉,給自己的投資設定盈利、止損目標,不再追逐瘋狂,不再因貪念而欲罷不能,不再一路爬到了6124高點還不清醒,有這麼一句話可以形容:江湖險惡,不行就撤。
無疑,眼下投資機構所推崇的周期股會是近期股市投資的主流板塊。一季度已經過去,嘗到甜頭的基金公司大多佈局在建材、化工、機械等裝備製造板塊,接下來,市場熱點有望進一步向金融、地産等板塊傳導。從長期看,投資者可以適當提高地産股配置,等待其估值水平回歸。
申萬菱信基金在上周周報中明確闡述,房地産板塊中受益的品種主要來源於保障房概念、估值較低的個股以及非純地産業務型公司。與此同時,當前地産板塊的流通市值佔A股的流通市值比例已經下降至3.1%。
在基金年報披露中賺錢最猛的農銀匯理基金表示,宏觀和策略上對於市場的判斷是進入觀察期,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市場因為後續的樂觀預期先向上漲,然後有不好數據後開始猶豫而下跌,後續再向上。行業配置上,上半年還是要選擇周期性行業,有價格彈性的將受市場青睞。
另外,“十二五”規劃中所涉及的智慧電網、清潔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物聯網等七大板塊細則陸續在出臺,讓投資者看到了股市的上行空間。
2010年A股市場IPO+再融資的規模超過1萬億,創了紀錄。的確,2011—2015這5年將是大發展的年份,許多人嗅到了錢的味道,紛紛從金融機構出來,跳入私募PE,聲稱決不能錯過這IPO的好時代。
“未來五年到十年,收入差距還將進一步擴大。”這樣的專家言論更加警醒我們要儘快實現財産性收入的增長,把握住這一波行情,但同樣要説的是,投資結構的多元化是必然的。
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説,我們期待着下半年藍籌的發力+大宗商品指數的貢獻,也要做好資産配置,選擇成熟市場的QDII、黃金ETF,指數好的品種也可再配置,再尋找些能夠穿越周期的優質公司,以確定的公司成長對抗不確定的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