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陽光私募進入喧囂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22: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楊卓卿

  熱鬧,更準確地説,是太熱鬧。

  這是近期參加私募排排網私募論壇的感受。作為陽光私募行業的仲介機構之一,私募排排網每年一度的私募論壇就是這個行業爆髮式發展的縮影。

  從3月24日開始持續到26日,每天9點開會,8點半在會議地點五洲賓館,小汽車就排起了長龍,蜂擁的人群及活躍的寒暄,他們希冀幾天之內搭建起來的圈子,能在往後迅猛發酵。

  這屆的私募論壇遠勝以往的火爆。

  陽光私募來了,非陽光私募來了,監管層的官員也來了;銀行渠道的來了,信託公司的來了,券商營業部的也來了;期貨公司的來了,資産管理公司的也來了……

  他們有的是受邀出席,有的則是花費1480元去購買參會券。大量證券、期貨等公司的業務員借此契機瘋狂換名片,也成為這屆私募論壇區別以往的特徵。

  若是讓該論壇的主辦方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回憶,第五屆私募論壇現場擠爆的情況肯定沒有第一屆論壇整個活動僅靠他及一名手下艱難舉辦起來的印象深刻。所以,即便現在,他也常感慨已在2009年去世的楊駿,在大眾對私募基金還無具體概念、冷眼相對之時,只有膽識過人的楊駿等第一批從業人員才敢於力挺。

  2007年3月召開的第一屆私募基金高峰論壇,只是在一間小會議室裏舉辦,重要人物圍著會議室長方形的桌子而坐,“那個時候很多人對私募這個詞都心懷忐忑,因為那年大家對私募基金還誠惶誠恐,很多私募人士都不敢出席論壇。我邀請楊駿來做投資策略研討,他欣然接受邀請並正裝出席。關鍵時刻楊駿捧了我的場,非常感激。”李春瑜感慨。

  私募基金的今非昔比讓人刮目相看,如雨後春筍般的新面孔爭相上臺,而大佬們卻漸行漸遠。你能見到很多剛剛嶄露頭角的私募新星,卻發現聲名遠播的老牌人物行蹤難覓。比如,你可以找到常士杉,卻找不到趙軍;你可以找到余定桓,卻找不到李華輪;你可以找到李鵬,卻找不到呂俊……

  或許他們已經意識到國內陽光私募的過度曝光,與國外對衝基金的生存狀態是截然相反的,“這應該稱作是陽光私募的中國特色吧。”業內甚至這樣戲謔。

  我們在感慨陽光私募無比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卻忘了體會這其中些許的變味。國內的陽光私募某些時候儼然有了公募基金的特質,頻頻出席公開會議活動;在各種場合大談策略大勢,甚至倉位個股;接受各類採訪,甚至敢打出産品廣告……

  這些在國外的資本市場,簡直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