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0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劉功武 發自廣東梅州
清秀的山峰此起彼伏,山腳下阡陌縱橫,屋舍錯落相依——位於粵東北山區的五華縣原本處處都有這樣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然而,這樣的景色卻因為山體中蘊藏的豐富稀土資源而無端遭遇橫禍。隨著近年來稀土價格的連番暴漲,非法採礦者開始將五華縣的一些山體“開膛破肚”,挖得黃土遍野,慘不忍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五華縣調查採訪時發現,儘管一場反盜採的戰役已在這個貧困縣打響,但要遏制猖獗的盜採現象仍然任重道遠。據五華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溫浪文告訴記者,“一些非法礦主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盜採、提煉、銷售鏈條,盜採活動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更讓人憂慮的是,已遭破壞的山體如何復綠、被污染的水質如何改善、被侵害的群眾利益如何補償等,仍是擺在當地有關部門面前的一系列難題。
混合稀土價格5年翻了近3番
五華縣位於欠發達的粵東北山區,經濟發展緩慢,曾多年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但它與毗鄰的江西贛州一樣,稀土資源極為豐富,與周邊地區一道構成了我國第三大稀土資源蘊藏地。
在2006年,每噸混合稀土的價格僅僅只有2萬多元,但不到5年間,由於稀土價格一路飆升,到今年每噸混合稀土價格已達15萬多元,翻了近3番。在暴利的驅使下,各地盜採稀土的現象也日益嚴重。目前江西贛州等地盜採一噸稀土可獲利10多萬元,而與之鄰近的五華縣自然也沒有被非法採礦者放過。
3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五華縣郭田鎮三渡水庫看到,水庫側面一座高大的山峰已經被盜採者挖得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據了解,此處原是一個稀土盜採點,後來已被當地政府部門打擊和整治。
該縣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隊長葉朝陽向記者介紹,五華縣稀土資源蘊藏量豐富,特別是安流與棉洋兩鎮,稀土蘊藏量最多,質量最高,也成了五華縣稀土盜採的重災區。自2007年以來,當地至少發現了20多個比較大型的稀土盜採點,有多名稀土盜採者被刑事拘留,但即使這樣,仍有部分盜採點在反復整治後又死灰復燃。
記者了解到,由於非法採礦者設備齊全,“工藝”完整,破壞力極大,造成分佈於安流、棉洋、周江等鎮的大片山地植被被毀,並由此帶來環境、生態以及社會等一系列問題。
整治稀土盜採宜變堵為疏
2010年10月,五華縣加大了打擊、整治稀土盜採行為的力度,不過不法分子也開始適時調整“戰術”,變著花樣盜採稀土。
據記者了解,盜採稀土者有的把盜採點選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山區;有的將盜採點“藏身”山洞;還有的借養殖為名實際從事稀土盜採。儘管手法不一,但目的都是為獲取暴利而逃避相關部門的打擊。
“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整治之下,一些非法採礦者與我們打起了 ‘遊擊戰’,我們去了,他們就走;我們走了,他們又來。”葉朝陽對記者説。
葉朝陽透露,稀土被盜採後,導致的後果是國家礦産資源流失、稅收流失,林木、植被被毀壞,山體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硫酸銨、碳酸銨等化學品污染了水質進而影響農業生産,甚至危急到當地群眾的用水安全。
據記者了解,2009年10月,郭田鎮布美村發生了上百畝水稻欠收的事件。雖經當地農業部門認定為病害所致,所發生的病害疑似水稻葉鞘腐敗病,但當地村民卻表示出質疑,認為是由於山上盜採稀土所排放的化學物質所致,因為同一個水稻品種有16個鄉鎮在種植,唯有郭田鎮與周江鎮水稻出現歉收。
3月27日,記者在布美村採訪時發現,一個據稱已于幾年前被搗毀的稀土盜採點附近至今仍是黃土遍地,不見綠色。當地村民張足雲與鄧宗安表示,他們已經將此塊山地承包種植油茶,自去年進行開墾,到今年8月份即可種上油茶樹。
“整治稀土盜採活動,從根本上講還是要抓源頭。現在五華縣還沒有一家礦業企業具有稀土採礦權,如果我們變堵為疏,讓稀土資源能夠合理、合法、有序地開採與利用,這對稀土資源將是一種有效的保護。”五華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溫浪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