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余豐慧:不可忽視銀行業高利潤背後的隱憂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0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余豐慧

  中國銀監會近日發佈的《銀監會2010年報》顯示,去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後利潤8991億元,同比增長34.5%。

  我們注意到,中行、建行、農行等8家上市銀行公佈2010年年報,其凈利潤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從利潤角度上看,可以説2010年中國銀行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資本市場也對此作出了反應,近期銀行股掀起了幾波行情。但是,在欣喜之餘,我們不能不看到我國銀行業高利潤背後存在的隱憂。

  隱憂一:收入單一,盈利模式過分依賴於存貸利差。從已經公佈年報的大型銀行利潤來源看,主要依靠凈利差收入。凈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是201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入構成的3個主要部分,其中凈利息收入的收入貢獻率達66%,中間業務收益佔整體收益不到2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50%以上。而這不到20%的中間業務收入,也不是那麼令客戶心服口服。因為這些所謂的中間業務收入,大部分是把原先就不收費也不應該收費的項目硬性變為收費項目,比如銀行卡異地、跨行存取款手續費,結算轉賬手續費等,而不是像發達國家銀行那樣在給客戶提供理財增值基礎上收取客戶一定佣金,從而實現雙贏。

  銀行業盈利模式過分依賴於存貸利差弊端非常之多。首先容易造成銀行業信貸盲目擴張,為未來埋下巨大風險隱患。在存貸利差對利潤約束過強情況下,驅使銀行不顧一切盲目放貸,超負荷經營,追求利差收入規模化、最大化。這就使得資本約束面臨壓力,從而又驅使銀行到資本市場大肆融資。這實際上是兩頭擴張:這頭信貸擴張,那頭資本市場擴張。其次,內生機制促使商業銀行自覺不自覺地挑戰宏觀貨幣調控政策底線。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大力回籠市場流動性、緊縮商業銀行內部過剩頭寸是重中之重。但是,銀行過度依賴存貸利差盈利,使得其把放貸作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這與央行貨幣政策方向相悖。這幾年銀行盲目放貸始終難以管住,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

  隱憂二:商業銀行高盈利水平基本上是粗放經營模式造成的,已經出現不可持續的跡象。依靠存貸利差取得高盈利,實際上是2009年、2010年盲目放貸,大舉放貸的結果和反映,是在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粗放式放貸促成的。隨著中國通脹壓力越來越大,貨幣政策調控方向已經與商業銀行大舉放貸出現較大衝突,再依靠盲目放貸增加盈利可能性不大。然而,盈利的另一大支柱——中間業務也不容樂觀。依靠過去把一般服務手段、結算手段等硬性對客戶收費的模式,已經受到民眾的強烈反對,再增加這種“無端”收費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依靠給客戶提供高質量理財産品的能力不足,既是提供了一些産品也不斷出現讓客戶虧損,使得客戶投訴四起的狀況。再者,央行貨幣政策沒有絲毫放鬆的跡象,市場預測央行還將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大型商業銀行已經高達20%的存款準備金率,不但使得商業銀行流動性趨緊,而且直接影響銀行資金運用,影響盈利水平。最後,房貸是銀行最為穩定、最主要的盈利點之一。而現在房地産調控越來越緊,使得商業銀行嘴裏這塊“肥肉”正在變小。

  隱憂三:商業銀行貸款質量不容樂觀。2009年、2010年大放貸可能出現的風險,可能將從2011年開始暴露,特別是房地産調控使得一些房貸質量可能下降甚至出現不良貸款,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正在暴露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突發事件越來越多,可能一夜之間轟然倒塌而造成此前銀行一窩蜂式放貸風險越來越突出。最近發生的瘦肉精事件,都有可能給鉅額貸款帶來風險。

  總之,中國銀行業成績很大,但是問題也不少,隱憂也不小。銀行業一定要全面、完整詮釋“以客戶為中心”這句話。這是要求把客戶當做上帝,給客戶提供優質廉價服務,培育客戶的忠誠度,這是長久唯一齣路。而不是把客戶當作任意宰割的羊羔,任意搜刮的對象,讓客戶只有怨氣,沒有滿意,這樣的話,銀行業只有死路一條。